【記者會】《反對不討論就表決的立法程序》人民團體共同聲明記者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4/12/02

時間:12/04 (三) 10:0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

有鑑於近期立法院經常出現具有重大爭議的法案逕付二讀、法案不進行討論就表決等情形,已違反民主的審議原則,且是破壞台灣的代議民主制度。為訴求立法院各黨立委均應遵守公開、透明的民主審議原則,包含台灣永社、台灣人權促進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時代力量在內的多個團體,共同聲明如連結:https://forms.gle/XjrL64Wswb9gBi6x8

出席:
彭至誠(台灣永社法案研究員)
王曦(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林邑軒(時代力量副秘書長)
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將再新增講者)

活動日期: 
2024/12/04

臉書討論

回應

民進黨沉淪,是洪申翰太多而李宇翔太少
2024-11-23 聯合報 社論

勞動部官員謝宜容涉嫌霸凌導致部屬輕生,勞動部調查卻官官相護,過程引發社會熱議。令人驚駭的是,「保障勞工權益」的勞動部,竟成為「迫害員工的加害人」,並扯出錯綜複雜的派系裙帶用人。賴總統、卓揆相繼道歉,部長何佩珊請辭;但此案暴露的民進黨的價值與系統性問題,更值得關注。
吳姓公務員是在十一月四日輕生身故;但直到一周後新北市議員李宇翔公開爆料,才使該案受到廣泛關注。李宇翔說,北分署員工二月即曾陳情,指謝宜容長期霸凌員工;當時的次長王安邦曾約談謝宜容,卻毫無下文,後來反而是王安邦辭職下台。至此,謝宜容「靠山很大」,是由前勞動部長許銘春破格提拔、屬於菊系人馬等事實,才逐一被揭露。
值得注意的是,李宇翔並非在野黨議員,而是民進黨籍,他卻能率先挺身揭發此事。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也說,早在輕生案發生前,不少立委即聽過謝宜容的傳聞,他也曾把此事「反映到勞動部最上層級去」。可見,民進黨內對此事知之者甚眾,但大家都默不作聲,才導致後來悲劇發生。洪申翰的「早就聽說」,意在強調「此案非一朝一夕」,卻也洩漏民進黨交互包庇、大事化小的惡質文化;這種文化已成為民進黨執政多年來的常態,這次事件正是此一惡質文化的縮影。
「洪申翰們」之所以無所作為,主要是民進黨一向「對內無所不言,對外砲口一致」的習氣作祟;但長期執政後,為鞏固執政,「對內無所不言」的風氣已消失殆盡。過去鞏固「蔡英文總統」的領導,如今則是鞏固「賴清德總統」的權力。陳水扁時代爆發扁家貪腐,民進黨還有「十一寇」公開批扁;但到了蔡政府時代,綠委林淑芬曾批評一例一休,隨即遭到黨內孤立。民進黨一則是「利益共同體」,二則遵行黨內「一言堂」原則,遂使黨內敢言者盡皆噤聲。
民進黨「黨內互打」情事雖偶有所聞,但面對黨內掌權者,敢「捋虎鬚」者則是鳳毛麟角。五年前,賴清德挑戰蔡英文連任,遭到網軍圍剿、黨內惡整。勞動部霸凌事件涉及民進黨「大姊大」陳菊的子弟兵許銘春及其徒眾,因此黨內「很多人聽說」、卻不敢說出來。
因執政優勢日漸擴張,民進黨除掌握行政大權,司法權、監察權也逐漸納入囊中,全然不顧黨政分際。蔡政府八年完全執政,立法院的監督也名存實亡。加上掌握諸多綠媒,又有網軍助陣,為民進黨提供了一手遮天的環境。因此,「自己人」就算知道或「聽聞」有弊,也不敢追查。至於反對黨或輿論的質疑、揭弊,則只需打成「中共同路人」或「認知作戰」假消息,便有恃無恐。
也因此,民進黨除了「鞏固領導中心、打擊在野黨」,幾無自省能力。包括此次事件,總統、閣揆的道歉,都不是為了是非,而是出於危機處理。洪申翰以「民間環保人士」被納為綠營不分區立委,如今卻成了民進黨最忠誠的辯護者,在對抗在野黨的戰役無役不與。「洪申翰們」充斥民進黨,才會讓綠營迷失在權力遊戲中,逐漸沉淪。
儘管有人以「派系鬥爭」解讀李宇翔的爆料,稱背後有「湧言會鬥新潮流」或「非菊系鬥菊系」之心機。湧言會「前輩」何博文致電李宇翔,更讓黨「施壓」李宇翔之說甚囂塵上。然而,如果民進黨內多一些像李宇翔敢於從「是非」而不是從「顏色」出發的人物,今天的民進黨不會是貪腐頻傳、濫權鴨霸的政黨,賴政府也不會才就任半年多、就成為過街老鼠。

選罷法5日排審 掀攻防 藍酸綠杯葛 怕得罪側翼
2024-12-02 中國時報 楊亞璇、張薷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5日再排審《選罷法》修正草案,藍綠恐再發甲級動員,重演激烈衝突。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言,綠營側翼從立委剛就職就高喊要「大罷免」,就是輸不起的延長賽;民進黨用一切方式杯葛,只是怕得罪深綠選民與側翼。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表示,反對大罷免潮和政治性罷免,但支持吳秉叡等多位民進黨立委之前提出的增加身分證發照日期的精神,增訂連署必須附身分證影本。
李彥秀認為,罷免原本就應該有更高的門檻,避免過度的社會動員製造仇恨衝突;而民進黨用一切方式杯葛,目的只是怕得罪深綠選民與側翼。
李彥秀表示,代議政治原本就有定期改選的機制。罷免在全世界都是「例外中的例外」,本來就要有更高的門檻;才可避免過度的社會動員引發仇恨衝突,虛耗國家社會的進步。綠營側翼從本屆立委剛就職,即揚言要「大罷免」,根本就是輸不起的延長賽。
李彥秀強調,罷免與公投不同,罷免是對「人」,公投是對「事」。不僅是在野黨,包括連民進黨立委都有「加嚴連署條件」的提案。民進黨現在高喊會用一切方式阻止、用一切方法杯葛,連討論都不能討論,目的只是怕得罪深綠選民與側翼,傷害的卻是台灣的民主與穩定。
張啟楷指出,民眾黨反對政治性的罷免,也反對大罷免潮;所以在《選罷法》修正上面,主張在參加連署時要附上身分證的影印本。這是比照總統和副總統連署參選的基準,有助於法律的一致性,也可避免之前吳秉叡等人提案上強調的出現許多往生者被冒名連署。
由於立法院周四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屆時將出現《選罷法》與年改「雙戰場」,朝野衝突恐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