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反矮化,要原權,未正名台灣原住民族團體聯合記者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5/05/20

憲法法庭已於111年憲判字第17號明確指出:「#原住民族 應包括既存於臺灣之所有臺灣南島語系民族」,但行政院版本《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卻悖離憲判17號精神,不僅沒有明確納入《原基法》體系,甚至創造制度性分化空間,企圖矮化未正名原住民族的民族權利,嚴重違背族群平等與轉型正義原則。

我們拒絕被排除!拒絕「原住民族二等制度」!

全台尚未正名原住民族將齊聚立法院前,高舉族群旗幟與集體聲音,堅定表達:
「反矮化,要原權!」



#記者會資訊
#時間|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13:3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門口

#發言單位
含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布薩、巴宰、噶哈巫、西拉雅、大武壠、馬卡道、噶瑪蘭等多個族群代表。

#學者專家 中研院翁佳音老師

#立法委員(陸續邀請中)
預計邀請鍾佳濱、伍麗華、蘇巧慧、高金素梅等委員。

活動日期: 
2025/05/21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原民會重申恪遵憲法判決意旨 審慎研議符合平埔族群歷史脈絡之權益保障機制
2025/05/21 原住民族委員會新聞稿

今(21)日平埔族群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對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未明確納入《原住民族基本法》體系的訴求。原住民族委員會表示,行政院已於5月15日院會決議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並函送立法院審議,該草案內容皆依憲法判決意旨及精神研擬制定。原民會也會對社會大眾加強說明,共同建立多元、包容、開放的臺灣社會。
原民會表示,111年憲判字第17號明確揭示:「立法者應依上開憲法保障之意旨,充分考量各原住民族及其成員之歷史發展脈絡及現況,並斟酌國家資源分配,另以法律定之。」多位大法官也於協同意見書中明確闡述本案判決意旨,如黃瑞明大法官表示:「現行各法律所定對原住民之優惠事項,於取得原住民身分之平埔族,並非當然適用,而是另以法律定之。」黃昭元大法官亦指出:「上述所稱『另以法律定之』,意指目前法令中,有關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之各項保障規定,原則上均不直接適用於其他原住民族(按:即平埔原住民族)」,「至於其他原住民族(按:即平埔原住民族)之權益保障事項及範圍,則須由立法者另行制定法律,從頭開始一一決定。」
原民會指出,政府將基於憲法保障實質平等之原則,針對平埔原住民族群政經、社會及文化等條件及需要,規劃平埔原住民族群之權益保障措施,方能真正落實憲法判決之意旨。是以,有關《原住民族基本法》是否適用,或如何適用於平埔原住民族群,均應依其特殊背景與實際需求個別檢視與規範,以確保能反映不同族群的具體處境與權益需求。
原民會最後表示,將持續與各機關協力溝通,共同研議符合憲法判決精神且能適切回應平埔原住民族群需求的完整權利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