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次貸風暴與二房危機之後,屹立在世界金融中心的老牌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被迫走上申請破產保護的命運。這股由美國產生的金融風暴一路延燒至全球金融體系與股市,台灣經濟也受到嚴重衝擊。
台灣社會論壇於10月25日舉辦了「全球金融風暴將是無底深淵!—探討經濟危機下生計百姓的求生出路」論壇,邀請身兼《塑膠鴉片》、《禿鷹的晚餐》作者,與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研究員的夏傳位、立報專欄作家姚欣進,從資本主義的週期性危機談起,分析金融危機與台灣二次金改、卡奴間的關係,並從銀行前線工作者的角度,探討根本斬斷金融投機市場亂象、重建金融服務公共化的可能性。
姚欣進首先從馬克思主義觀點出發,批評資本主義為了拯救從70年代以來不斷下降的「平均利潤率」,推動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但這追根究底不過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危機處理方式。
針對日前馬英九買皮鞋,希望刺激消費以挽救經濟危機,在場的講者都嗤之以鼻。姚欣進指出當前有兩種流通關係,一個是資本的「信貸關係」流通,另一個是商品的「有效消費」流通。這次金融危機是信貸關係的停滯、瓦解,因此,「刺激消費」並不會解決信貸流通的危機,更何況只是刺激少數的奢侈消費。
姚欣進表示2006年的次級房貸風暴牽扯出「流動危機」,整個金融循環體系中包括證券資產公司、投資銀行、債券銀行再到一般投資人,一層一層之間的信任逐層瓦解。然而這個流動的停滯,是否能藉由再次投注資金來解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些金融流通,僅僅在資本領域循環,而非整個生產體系的循環,生產是虛的,資金猶如投入無底洞。如果沒有著眼整個生產體系的問題,那麼流動的信任危機,將會波及生產的停滯,造成工廠、公司的倒閉。
夏傳位認為就算要由消費刺激生產,民生基本消費的「有效消費」才是重點,而根本的問題在於逐漸擴大的貧富差距,使窮人的消費力降低,從而削弱基本的生產需求。因此夏傳位呼籲,應該要增加基本工資,提升窮人的消費能力。他並認為一種更好的資本主義也許是個解決方式,可惜改良式的資本主義在 70年代與新自由主義路線辯論失敗後,便沈寂下來。
夏傳位接著探討雙卡風暴跟台灣的金融體質問題。夏傳位表示,當前發生的金融大海嘯必須追溯到2001年美國高科技泡沫時期,聯準會不斷地調降利率,企圖以另外一個泡沫來取代原先科技泡沫,而這個新泡沫就是房市泡沫,成為引爆次級房貸風暴的導引線;夏傳位指出,倘若對照台灣的雙卡風暴與美國 2007年的次貸危機,將會發現隱藏著驚人的類似性。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由於台灣的國際化的程度並不深,躲過了這場風暴。隔了一年,台灣爆發本土性的金融風暴。由營建業、製造業等產業的企業危機開始,延伸至金融機構。政府做了兩件事直接導致後來的債務危機。
首先,台灣政府引進美國於1997年實施的金融控股制度,推動二次金改,企圖藉由整併來解決金融業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的問題,並組成具有國際競爭性的大型公司。但台灣玩的比美國更兇,台灣的金融六法完全閹割了美國銀行制度中應該具備的社會回饋機制。
於是二次金改促成的併購風潮,除了讓少數幾家貪婪的金融公司變成了無法可管的金融巨獸,也讓全民存款戶支撐起的商業銀行,一起陷入了高風險的投資賭注當中。
接著,台灣實施了寬鬆的銀行金融供給。透過放寬貨幣管制,讓銀行推廣消費金融業務。夏傳位形容:「像美國一樣,用另一個泡沫,來取代舊的泡沫。」因此,直接導致了後來的雙卡風暴。
回應
Re: 刺激消費能解決問題? 姚欣進、夏傳位談經濟危機
建議您們報導弄個小標.
不然寫得樂樂長. 不曉得在寫些什麼. 看得很痛苦~
不然報導大概這篇的一半整理重點就足夠了.
一個建議參考參考
Re: 刺激消費能解決問題? 姚欣進、夏傳位談經濟危機
這篇報導說的是用泡沫來救泡沫只會讓人產生被救的錯覺,最後引起的將是更大的泡沫危機.不過說的也不全對,如果只是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來做,人們被這種錯覺引導之下,根本會忘掉原來的問題!之後衍生出來更大的問題後產生串聯作用後,受害者越來越多,如此反覆下去只是讓新的問題覆蓋舊的問題.舉個例子好了,當一個人手被割傷,卻要用割傷腳來忘記手的疼痛,那不是根本解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