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航空市場新頁

2008/12/16

 兩岸大三通經過近六十年等待,終於在十二月十五日開始新的里程碑。我們必須先肯定兩岸政府努力,帶來未來兩岸合作交流榮景;然觀察台灣航空市場未來,筆者呼籲政府仍須審慎規畫航空政策,而非抱持且戰且走心態。

 首先,就直航後航空票價問題,摒除目前市場上慶祝行情,台北至上海由於座位數供不應求,票價居高不下且彈性低,比經由港澳中轉還高。雖日前消基會對此提出質疑,但是就航空經濟學的觀點,在台北上海服務班次及座位數都還有增加的空間時,以航空相關產品「不可儲存」之特性,港澳航線以低價「金錢」換取直航便捷「時間」,藉此增加港澳載客率,近來出現以四九九九元低價遊「澳珠圳」四日,即為顯例。筆者預期不久的將來,待台北上海市場多家營運競爭且漸趨飽和,旅客即可見到票價下殺狀況。

 倘若就航機服務水準言,其票價就有極大之可議性。依目前台灣旅客出發熱門之兩大航點─台北松山及桃園機場,台北松山機場由於受限於機場幾何限制,可採用最大機種為波音七五七單走道航機,換言之,兩機場使用之航機機種大小迥異。然國籍航空在票價上,卻未見區分松山起降以及桃園起降之顯著差異。

 當然,若就成本考量使用單走道航機,因窄體航機最大起飛重量遠低於廣體客機,遂其衍生之降落費、導航費、機場服務費、燃油以及相關成本,都遠低於廣體機種。大小機種不同,服務水準不同,而航空公司欲藉由松山機場可及性高,採取票價均一之策略,值得消費者及民航局探討。

 而前項問題之產生,主要係由於我方民航局始終以「拖」字,延宕處理國內航空合併與否的難題。相信過往搭乘過兩岸周末直航包機的旅客,不難發現國內兩大航空集團─中華以及長榮,其售票上明顯分隔母公司與子公司之不同,但在營運上受限於前述松山機場幾何問題,在運務以及票務上皆統籌由母公司負責,唯航機派遣上在松山機場以子公司航機營運,在桃園則以母公司航班執行任務。

 事實上,就筆者所知,民航局畫分航權時,始終根據兩大集團外加復興航空為分配基礎,殊不知兩大集團之母子公司財務獨立,各自自負盈虧。因此,不論對於華信或是立榮而言,不論政府做的再多,似乎都未能感受到政府照顧輔導國內航空業者之善意,真所謂「母命難違,子公司只是被支配的腳色」。

 筆者建議政府盡快表明合併與否之政策,雖交通部毛部長上任時曾說積極推動整併航空市場,然而,在現今時空轉換,整併政策須重新通盤思量且速確立方向,莫讓業者有期待模糊空間。若朝合併的基調,則可以整合資源之經營方向進行,增加與對岸航空業者競爭力;反之,若是維持現狀,則建議分配航權時,非採現今四家模式討論(目前尚保留遠東航空之航權予各家輪流經營),而是就航空公司實際數量執行,且不可母子公司交互使用。

 同時根據各航空公司不同之特性,建議主要以窄體客機營運之國內線航空業者,可朝歐美盛行之低成本航空之營運概念,開創兩岸航空市場的另一片天。

 兩岸直航是民眾所樂見,亦期待許久,然國籍航空業者未來競爭對象,絕非單單僅是我國業者,而將與大陸業者進行廝殺。在競爭前,我方業者多數期待民航局輔導協助,真正了解航空業者難處,改變長期以來對航空業者利誘或威脅恫赫之模式。我們期待看到民航局未來針對航空市場,有更前瞻的遠景、宏觀的規畫,為旅客以及業者創造雙贏的利基。(作者為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航空管理學博士候選人)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解除松山機場的民航任務,把資源集中在桃園,可以有更大的誘因讓國籍航空公司以桃園為中心互相合作爭取轉機市場。

但是這個政府的思考是要把資源集中在上海北京,這點由松山直航政策及其細節就可以看出來,一個航空管理學博士候選人還看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