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為入聯 捨金改】

2007/10/23

【經濟日報╱記者 邱金蘭

2007.10.23 04:19 am

金融改革是民進黨執政七年來最引以為傲的政績,如今卻為入聯公投捨棄金改,置公股銀行經營績效不顧,要授信客戶配合輔選,還要卡公股銀行的油,出錢配合入聯宣導,公股銀行的競爭力如何能提升?

金融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跟民營銀行相比,公股銀行壓力原本就很大,現在又得揹負額外的政治包袱,幫忙執政黨候選人安排輔選餐會,找授信大戶來捐款,銀行找來客戶又找來政治人物聚餐,說與政治與關,說不會影響對客戶授信的公正性,如何具說服力?

金融體系向來被視為重要資源,執政者多少都會利用這項金融資源,配合打選戰,只是現在的公股銀行,不但要輔選,還得從預算中挪出經費,幫忙打入聯公投的宣導政策。

以配合政府整體施政宣導為名,財政部一個公文下來要求公營事業,繳交宣導業務費給新聞局,公股銀行哪敢不從,但銀行是營利事業,比政府更需要業務費用從事廣告、行銷,如果把錢挪給新聞局,不要說是否符合預算法規定問題,銀行的業務推展當然也會被排擠。

公營銀行唯一大股東是政府,國庫通黨庫也就算了,像第一銀行這種已民營化的公股銀行,公股為了配合政策,卻不顧其他民股股東的應有權益,實在說不過去。

更離譜的是,連存保公司也在上繳業務費用名單中,存保公司的經費是用來處理問題金融機構,實在很難跟入聯扯上關係。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推動金改,提升公股金融機構經營績效,現在眼看著外商銀行都到台灣本島來搶台商客戶,政府還要公股銀行玩這種政治把戲,公股銀行綁手綁腳可見一斑。

【2007/10/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