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 通膨啃蝕退休族老本

2007/11/05

陳一姍/台北報導

 主計處預計今(五日)公布十月份物價狀況。由於十月蔬果價格仍維持在高檔,加上月初調升油價一.三元,央行官員指出,十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仍將維持九月份三%以上的高檔。以台銀一年期定存利率二.五二%計,國內實質利率已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值,退休族的生活壓力將大為增加。

 根據央行經研處的定義,負利率是指名目利率減去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對老百姓而言,就是拿到的利息,夠不夠應付物價上漲。實質利率為負,表示錢存在銀行一年賺到的利息,不但全被通膨「吃掉」,還要「倒貼」本金,即無法維持原先的購買力。這等於老本會被吃掉了,是退休族的夢魘。

 民國九十三年九月理監事會議,央行總裁彭淮南首度承認,台灣面對近二十年來僅見的負利率問題。隨著央行調升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突破二%,加上去年物價略見和緩,長天期利率好不容易轉正,目前市場利率最高的台銀一年期定存利率為二.五二%。

 負利率陰影盤據,因為全球央行均對此波物價不敢掉以輕心。多國央行甚至認為,扣掉能源與蔬果魚肉價格的傳統「核心物價指數」,已不再能做為央行控制通膨的唯一指標。

 央行官員指出,這一波通膨壓力是來自以印度、中國、中東為首的新興市場,帶來實質需求,需求再推升價格。

 一位貨幣學者分析,目前全球唯一沒共識的點是,到底這是長期現象,還是短期現象。如需求不能持久,就會是兩三年短期現象。否則就是長期趨勢了。

 美林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在過渡期,起碼這兩三年,能源、新鮮蔬果魚肉價格上漲不是短期現象。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除核心物價,現也得看消費者物價指數,作為升息的依據。

 「未來兩年,景氣已不會是全球央行政策的主軸,因全球央行對抗主軸將是通膨」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說。他說,台灣通膨問題跟全球一樣,不會那麼快解決,央行不僅十二月底會升息半碼,明年也將持續升息。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