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儀/台北報導
物價到底漲了沒?消基會昨天公布從今年一月到十一月的統計資料,指出米、油、奶粉等物價幾乎一路漲,部分品牌的米價一度漲幅還達七○%,更有奶粉從四百多元漲到七百多元。消基會痛批,檢調只針對近兩個月商品漲幅做調查,不但動作慢三拍,結果當然是「查無此人」!
為了瞭解物價波動的情形,消基會自今年初至今,每個月都到家樂福、全聯、頂好與熊威等知名賣場進行物價調查。除發現奶粉、食用油、白米、醬油、雞蛋等民生必需品,差不多一路漲,尤其自八月漲勢更凶。以一到十月為例,由家樂福販售的四公斤裝金墩米價差高達一點七倍,漲幅七○%。但十一月,金墩米價格略降,漲幅微跌。
檢調只查近兩個月 慢三拍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表示,整體而言,一至十一月該會調查的各項高品價差約在一至一點五倍間,調漲幅度則由二%至五一%。若依商品漲幅程度加以排名,前五名分別為奶粉、食用油、醬油、雞蛋與洗衣皂,漲幅最大的為全聯社販售的「桂格高鈣益菌全家奶粉」,漲幅高達五一%。統一葵花油、萬家香壺底醬油與冠軍蛋漲幅也高達四成。
消基會副秘書長謝天仁強調,雖然檢調單位與公平會近日開始「知覺」並展開大動作,但卻只與近兩個月物價相比較,不但反應慢三拍,調查結果當然是「沒有異常」,完全沒有實質效果。
消保會亡羊捕牢 鎖定賣場
程仁宏說,國際大宗物資上漲而帶動物價漲跌雖是正常經濟現象,但政府相關單位還是要做好把關、稽核、查價和避免不肖人士囤積的動作。一旦查獲業者涉有人為操縱哄抬、聯合漲價等事證,依法最高得處兩千五百萬元罰鍰。若保持物資表面上價格未變,但卻將商品內容量減少,亦屬變相漲價,更是該罰。
行政院消保會則表示,已與公平會決定,只要超過一成漲幅的商品就送審查,目前已針對家樂福和大潤發兩家賣場,共五大項十五種品牌商品展開調查,盼能抓出不肖哄抬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