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影大亨的隱退 《財經》記者 楊彬彬《財經》網絡版 [2007-11-10] 以2.02億港元出讓嘉禾娛樂24.78%股份後,電影大亨鄒文懷正式隱退。一段與李小龍、成龍、許冠文密不可分的香港電影傳奇就此成為歷史
以2.02億港元出讓嘉禾娛樂24.78%股份後,電影大亨鄒文懷正式隱退。一段與李小龍、成龍、許冠文密不可分的香港電影傳奇就此成為歷史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誌記者 楊彬彬】10月31日深夜,突襲而至的寒流讓南國深圳感受到了陣陣涼意。不過,這並未阻止人們蜂擁而至觀看電影《色戒》首映的熱情。位於深圳地王大廈附近的嘉禾影城售票窗口,人頭攢動,全然不知這座當地最豪華的影院已經悄然換了主人。 嘉禾影城是香港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1132,下稱嘉禾娛樂)在內地的旗艦影院,目前為止,也是惟一的一座。嘉禾娛樂由電影大亨鄒文懷於1970年創立,37年間,一手締造了李小龍、成龍兩位世界功夫巨星,製作電影逾600部。目前,嘉禾娛樂旗下仍擁有33家影院260個放映廳,是港台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院線商之一。 10月31日深夜,這家老牌電影公司正式易主。當天上市公司嘉禾娛樂發佈公告,宣佈集團創始人鄒文懷及其女陳鄒重珩已與北京橙天娛樂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橙天娛樂)簽訂協議,以2.02億港元的代價,轉讓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權及可換股票據,橙天娛樂由此成為嘉禾娛樂持股24.78%的單一最大股東。 一周後,80歲的鄒文懷與媒體見面,正式宣佈退休,稱再幫嘉禾做三個月顧問後,就與家人共享天倫,含飴弄孫。 消息傳出,資深電影人、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不勝唏噓:邵氏不拍電影了,鄒文懷先生也退出了,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結束了。
一段不滅的傳奇 吳思遠的感慨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說,一個邵氏,一個嘉禾,就是半部香港電影史。 大衛·波德威爾,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當今世界一流的電影學者。在其名著《香港電影的秘密》中,他這樣回憶自己最初對香港電影的巨大好奇:20多年來,這個只有600萬人居住的城市,昔日大英帝國偏遠一方的殖民地,究竟哪來的辦法,能擁有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所製作的電影數量幾乎超越所有西方國家,輸出電影之多,僅次於美國? 和大衛一樣感到迷惑不解的西方人大有人在。事實上,最初引發他們這種疑惑的,就是李小龍。1973年,李小龍意外身亡後,另一個小個子的中國人成龍很快取代了他的位置。直到今天,李小龍和成龍依然是西方觀眾最熟悉的中國電影明星。 這兩個人,都和嘉禾密不可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是娛樂大王邵逸夫所擁有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天下。1970年,功高蓋主的高級製片經理鄒文懷從邵氏出走,自立門戶,創辦了嘉禾電影公司,短短數年,便與邵氏不相伯仲,成為香港電影的雙子星座。 1970年,已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李小龍流有意回香港發展,但獨霸江湖的邵氏並未表現出足夠的熱情。消息傳出,鄒文懷火速派心腹前去遊說,最終以超出邵氏近三倍、每部7500美元的片酬開價,與李小龍簽下兩部片約。 1971年10月,李小龍返港後的首部功夫片《唐山大兄》上映,轟動東南亞,也創下了香港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次年,《精武門》上映,再次刷新票房記錄,並成功打入歐美市場,李小龍從此成為不滅的東方功夫神話。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紅顏知己丁佩家中離奇身亡,嘉禾遭遇重大挫折。不過精明過人的鄒文懷很快將另一位邵氏干將許冠文招至麾下。許冠文素有「冷面笑匠」美譽,熟諳市民心理,編、導、演全能,深具本港觀眾緣。次年,他為嘉禾拍攝的首部電影《鬼馬雙星》上映,創下票房記錄。此後幾部作品,部部賣座、部部破記錄,嘉禾後來居上之勢漸顯。 早在李小龍如日中天之時,成龍就曾做過他的替身武師,後來雖然參演了幾部電影,一直默默無聞。1978年,吳思遠找來成龍,開拍功夫喜劇《蛇形刁手》和《醉拳》,袁和平導執導,大獲成功。鄒文懷隨即邀請成龍重回嘉禾,除許以優厚片酬、贈送公司股份外,更協助他成立了自己的威禾電影公司,終於成功留住成龍。此後,成龍一直忠心耿耿為嘉禾拍片,即使是在上世紀90年代闖蕩好萊塢後,也一直與之保持密切聯繫。至今,成龍仍然持有嘉禾娛樂5.11%的股份,為公司第五大股東;其近年返港後的多部電影《玻璃樽》、《特務迷城》、《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也依然由嘉禾娛樂負責發行。
一筆划算的生意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兩億港幣購得嘉禾娛樂四分之一股權,橙天娛樂這筆交易做得很划算。用吳思遠的話說:「光嘉禾這兩個字,就可以值兩個億!」而對公司創始人鄒文懷來說,在股市高位全身而退,也屬明智之舉。吳思遠透露,近十年來香港電影市場日趨低迷,嘉禾人才流失嚴重,已屆耄耋之年的鄒先生其實早就沒有興趣再做下去了。 11月6日的記者會上,鄒文懷本人也表示,如果自己年輕20歲,一定可以幫助香港電影重振雄風,「現在我腦力同眼力都衰退啦,不可以再霸住這個位置,阻礙電影圈發展。」看慣娛樂圈沉浮的鄒文懷想得透徹。 1997年,鄒文懷的重要助手何冠昌意外去世,與此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鄒文懷投資房產失敗,公司債務纏身;次年,嘉禾在與邵氏競爭將軍澳影城基地中落敗,原有的斧山道片場也被政府收回;迫於財務危機,嘉禾不得不將旗下片庫全部300多部影片的版權,以2500萬美元的低代賣給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卻因此惹上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抵押擔保官司,被迫清盤重組。經此連續打擊,嘉禾元氣大傷,業務滑坡。2002年和2003年,嘉禾均只有兩三部電影開拍,其後,便基本上終止了製片業務。 停止製片的嘉禾娛樂依然保留了最初的院線、發行和影片沖印業務。目前,公司共擁有33家影院260個放映廳,分別佔據了香港市場的13%、台灣市場的31%、深圳市場的35%、新加坡市場的47%和馬來西亞市場的28%。據其近年業績報告,2004-2005財年,公司虧損1293萬港元;2005-2006財年微盈521.5萬港元;2006-2007財年,由於剛剛以1.89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位於馬來西亞的GSC院線,公司盈利大幅提升至9656.3萬港元,淨資產亦提高至5.38億。 目前,嘉禾大概還保持著每年發行30部左右影片的規模。 近幾年來,有關嘉禾娛樂將易主的傳聞一直不斷。2003年5月,星美傳媒集團一度有意收購鄒文懷所持有的嘉禾娛樂31.1%股權,不過談判最終失敗。其後,在多個場合,鄒文懷均表示自己「夠精神、夠體力」,暫時還無意退休。2004年,鄒文懷引入好友李嘉誠作為公司大股東。目前,李嘉誠及其關聯人士仍然持有嘉禾娛樂17.34%股份。 按照橙天娛樂宣傳總監伊簡梅的說法,此次公司斥巨資入股嘉禾,旨在借助這塊金字招牌,全方位推動電影製作、發行和影城等業務的發展。雙方談判相當迅速,從最初接洽到簽字落筆只有兩個月時間。 橙天娛樂成立於2004年,旗下業務涵蓋電影投資、電視劇製作與發行、唱片製作、藝人經紀等領域,與劉嘉玲、梁家輝、胡軍等著名藝人簽有經紀合約。其創始人伍克波同時是一名成功的通訊商人,曾長期擔任日本NEC中國首席顧問,他為人低調,從不接受媒體採訪。去年,他與公司解約女藝人陳好的感情風波曾成為不少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嘉禾雖然近年來業績不彰,然聲譽仍在,對初涉娛樂業的橙天來說,不僅可以坐收品牌之利,還獲得了一個很好的再融資平台。根據嘉禾娛樂2006-2007財年報告,嘉禾商標所帶來的公司無形資產為7942.1萬港元,報告同時引用獨立評估機構的意見認為,「嘉禾」商標的實際價值遠遠高於賬面值。
一場未知的牌局 鄒文懷擅長橋牌。他曾以牌道來解釋自己的生意之道:人生就像打橋牌一樣,順境與逆境的機率各半,最重要的是拿好牌時多得分,拿壞牌時少輸分。 48年從影生涯,鄒文懷拿到的好牌不少,壞牌也對半。 一般電影研究者認為,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順應潮流、大力推行獨立製片制度,一改邵氏大片場制度的嚴苛僵化,對香港電影黃金期的出現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不僅拍片機制,37年來,鄒文懷憑借對電影工業趨勢的先知先覺、靈活應變,在很多關鍵時期都曾打出過漂亮的好牌。 近十年來,香港電影與低迷的香港經濟一樣,進入了新一輪盤整期。與此同時,世界電影工業形態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影播映「窗口」的演進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觀影習慣,也改變了電影工業模式。1999年,當鄒文懷迫於還債壓力低價賣出全部300多部經典影片版權時,大概是絕對不會想到僅僅時隔數年,數字技術就普及到了如此地步。 2004年1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實施,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獲得了國產片的待遇。但是,港片黃金年代已經一去不返。此次急流勇退,鄒文懷也是不勝感慨:「其實經常想起公司以前輝煌日子,不過,凡事都有終結,能夠找到合適的人接手,也是開心事一樁。」 就在嘉禾娛樂公告橙天入股消息的次日,公司股票迅速報漲,截止目前,公司股價已由停牌前的3.98港元漲至4.93港元。曾與嘉禾有過多次合作的電影人洪金寶、陳木勝等人均表達了願意與新東家繼續合作的願望。 「香港電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抗拒變是不可能的。」資深電影專家、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黃愛玲說。 而一河之隔的深圳羅湖,嘉禾影城《色戒》首映現場,230元人民幣一張的票價也沒能擋住影迷觀影的熱情,顯然,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牌局。44歲的伍克波會打出和80歲的鄒文懷不一樣的好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