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掃把大戰槁木市長

2007/12/11
為了幸福市長,我們公車上書

  經過了林政則主政的五年,新竹市的社會活力似乎又有重新復甦的趨勢。

  新竹市一直有很豐富的社會運動傳統。在環保上,有公害防治協會長期努力,使李長榮化工遷廠、新竹化工停工、並持續監督園區污染;在公共政策上,有新竹文化協會致力於古蹟保護、針砭都市計劃等公共事務;在政府方面,當時的文化中心洪惠冠主任,引進中央政府的財力資源,在地方上進行社區總體營造、規劃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個公民社會的氣勢,更在1997年蔡仁堅當選市長之後,到達高峰。

  第五屆新竹市長選舉時,藍營因新黨鬧內鬨,造成眷村票轉向,因而產生了蔡仁堅這個美麗的意外。蔡仁堅任內致力於爭取中央補助、成立都市發展局、設計規劃案公開競標、改善市區與園區之間的交通;最重要地,應是有效地帶起公務員勇於任事的態度、和民眾覺得事有可為的氣氛。當時新竹文化協會雖已停止運作,但民間竟冒出如湖畔民眾俱樂部嘗試再利用空軍十一村、木造社結合竹中校友力保辛志平校長公館等草根實驗,可見一斑。

  但蔡仁堅在執政晚期,為趕政績而改變與民眾長期溝通的作法,強硬執行尚未形成共識的建設,發生護城河有水無溝淹店家、欲拆辛公館蓋停車場等大失民意的錯誤。同時撤換文化局長,換上比較適合搞新聞局的璩美鳳,而失去原來社造界的支持。原本由園區、都發等專家組成的副市長群,走到剩一個規劃輕軌捷運的楊子葆,到最後連楊子葆也被氣走,只好換上願意支持他的林正杰。即使如此大失人和,在競選連任末期,還是有些支持他的公務員,偷偷地安排活動讓他露面與市民溝通,但此人還是常常遲到,讓支持他的人大失所望。最後,終於在清除光復路違建大失票源、和聯電打環保回饋金官司、以及藍營順利整合的情況下,蔡仁堅競選連任失敗,由林政則當選2001年第六任新竹市長。

  林政則上任之後,以各局處職務酬庸競選樁腳。府會關係一團和諧,從未發生如蔡仁堅時,議會為反制市長而訂定保護老樹條例這種良性競爭。向銀行舉債四處撒錢,而非集中資源進行重要的基本建設。勤跑各種紅白帖,致民間稱這個市長,是「堵到電火條攏會點頭」(河洛話)。

  在此同時,市政府也花大錢在各報行置入性行銷、有線公益頻道上密集播放政績廣告、請其創辦的中華大學進行民意調查、關掉開放給大家看的市政留言版,改成只能和市府單向密談的民意信箱。對各意見團體的訴求,林政則也都會特地到場關心,在媒體前指示權責單位負責,但這些單位事後卻毫不作為,各團體就在等待市長兌現承諾、民眾以為事情已經解決、還有媒體熱度退燒的情況之下,一個個地消磨殆盡。終於,市民發覺到旁邊新興的竹北氣勢漸漸地蓋過新竹市時,已經失去了發聲管道和集結能力,結果林政則在競選連任時,整個都市的氣氛就像在搞同額競選一般,完全沒有任何雜音。

  2006,在林政則成功連任後翌年,報社傳出市府將賣掉新竹第一位醫學博士—李克承故居的消息,竹塹文教基金會的陳明河董事長憤而辭去新竹市美術顧問一職,帶領藝文界人士前往市府前抗爭,悶了五年的各路團體,此時也譁然響應,原本散落的社會力量,才又重新集結起來。

  在成功保下李克承故居以後,集結的各團體組成竹掃把聯盟,持續關注文化資產保存,並慢慢擴及其他政策討論。其核心成員有房地產老闆、大學教授、園區工程師和前文化局官員等,團體則刻意保持聯盟型態,讓各加盟團體仍能獨立運作,互為議題支援以靈活操作。

  在李克承故居一戰成名之後,到處有人找竹掃把聯盟代言批評施政,市政府則從各方面進行反擊封鎖。如將各報置入性報導剪輯合印後寄送各戶;批評時政的內容不得上有線公益頻道播出;逼出借場地予竹掃把辦活動的官員退休,以讓後來租借場地單位體察上意自動互踢皮球;還有,當然,暗指竹掃把「有政治目的」。於是竹掃把只得開會絞腦汁來衝破封鎖。

  正好,新竹市在園區經濟的庇蔭之下,於各種雜誌的全國性調查中常是第一名,許多縣市都來向林政則請益是如何做到的。竹掃把為避免林政則教壞囡子大小,就在不靠市府廣告的地方雜誌《園區生活》上,為長文檢討《天下雜誌》對新竹市錯誤排名的報導。一發未停,又利用市政府沒注意到的空檔,抽冷登車體廣告,讓天天在路上轉的公車向市民直指施政缺失;市府還沒有反應,再去都城隍老爺面前告狀。市府的反應也是絕妙,先是透過記者事先得知「公車上書」一事,馬上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在半天之內召集各局處開會統一口徑,否認所有質疑;接下來,修改環保局網站上汞排放量數據,以為可以掩蓋南寮焚化爐的問題;最後,乾脆直接施壓新竹客運不得續登廣告、於另一本地方雜誌《科技生活》上買版面反擊《園區生活》報導、找中華大學教授和聲援竹掃把的學者筆戰。因為手段太過粗糙,反而被市民看破手腳,當成茶餘飯後的笑柄。

  園區裡有不少大老闆都暗中支持此活動,竹掃把聯盟的動作也引起一堆教授在報紙論壇上打筆戰,甚至令全國社造界想起自己的處境,共同連署聲援。但是,最重要的,是竹掃把聯盟的動作引發許多團體的跟進,或者合流了其他團體的議題。例如交通大學高正忠教授重提園區的砷污染、以及清交學生痛批市警局對光復路飆車族管制不力等等。

  雖然竹掃把聯盟的組成,以地方仕紳為主,行事較為保守,不會挑戰法律界線,關心的議題也以新竹縣市的文化政策等較軟性的議題為主,無法與五崧驊洲罷工這種勞工硬議題合作,但因其示範作用,已引起其他團體起而效尤,或可成為目前槁木死灰的政治環境裡,首個帶球衝出橄欖球亂集團裡的球員。至於帶出來的球,將傳向何方?下個接力組織基層民眾的球員,又是何人?或許,都有待來者了。

*竹掃把行動聯盟大小事紀要

2006年1月17日

  藝文界披露新竹市政府將標售李克承故居(西門會館)

2006年1月18日

  陳明河、洪惠冠發起串連搶救活動組成搶救西門會館行動聯盟

2006年1月18日

  市政府召開臨時專家學者會議討論西門會館案,組成專案小組,預計三個月內提出西門會館可行方案。西門會館由財政局移文化局主管

2006年1月19日

  藝文界人士聚集市府前廣場展開搶救李克承故居行動,向市政府提出保留西門會館五點理由

2006年3月5日

  搶救西門會館行動聯盟發起「竹掃把運動」

2006年3月12日

  組織正名為「竹掃把行動聯盟」,植樹節於西門會館發表「竹掃把宣言」

2006年3月15日

  市政府專案小組第二次會議決議保存李克承故居,並朝再利用為人物故居博物館方向規劃

2006年3月29日

  提送「搶救西門會館保存再利用系列活動」等三項計畫向文建會申請社區總體營造獎助

2006年4月1日

  園區生活雜誌報導〈新竹第一博李克承醫師〉

2006年4月25日

  竹掃把成員會同李妍慧市議員拜會市長林政則,建請市政府重視文化資產保存。林政則市長表示將撥100萬元辦理西門會館調查研究

2006年5月19日

  文建會核定補助辦理「搶救西門會館保存再利用系列活動」

2006年6月15日

  再與文化局協商,確認李克承故居朝人物故居方向規劃,並請文化局儘速辦理調查研究及緊急搶修

2006年6月1日

  園區生活雜誌專題報導〈竹掃把運動紀實〉

2006年6月17日

  參與「再見北院巡禮」

2006年7月8日

  參與清大北院建築測繪及文物保存

2006年7月8日

  西門會館建築測繪

2006年8月11日

  新竹市文化局辦理西門會館委託調查研究案甄選

2006年8月15日

  竹掃把聯盟協調新竹市文化局移築北院建築,保存美軍顧問團宿舍

2006年9月8日~10日

  於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舉辦竹掃把論壇

2006年9月

  竹掃把聯盟披露第三級古蹟楊氏節孝坊石板路遭市政府刨除,邀集記者現場會勘發布新聞稿,譴責市政府怠忽古蹟保存權責

2006年9月21日

  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皆以大篇幅報導市政府公共工程帶頭破壞古蹟

2006年9月22日

  中國時報報導呼籲市政府應以石板路古蹟案為戒亡羊補牢

2006年9月26日

  聯合報報導竹掃把呼籲市政府應盡速修復市定古蹟新竹神社,不然拖得越久修復經費越高

2006年9月28日

  中國時報報導9月27日市政府召開協調會,確認全面鋪回石板路,並將協調拆除節孝坊兩旁棚架,賦予夜間照明

2006年9月29日

  於新竹之心發表竹掃把文化白皮書及文化警覺時鐘,清華大學學生演出行動劇,表達對新竹市官員忽視新竹神社等五處受虐古蹟的無奈

2007年1月--2月

  協助搶救內灣戲院,法院判決雙方和解,不宜拆除戲院還地

2007年2月-3月

  成功阻止扶輪社在省定古蹟新竹火車站前廣場設置LED T霸

2007年9月28日

  新竹市文化協會召開會員大會,竹掃把聯盟各共同發起人加入文化協會組織,王俊秀教授當選理事長

2007年10月~

  以「公車上書」方式,發表2007年文化白皮書,獲得社造及建築等多領域105位認同者連署聲援

2007年11月~

  籌備成立黑蝙蝠中隊紀念館(以北院美軍顧問團宿舍構件,移築西方公司舊址成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