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移工權益 誰來看護?

2008/01/19

黃詩凱/北市(媒體工作者)

 馬英九的岳父過世,原本純屬個人領域私事,無須大張旗鼓討論,但高齡九十多歲的周老先生,近年一直獨居在北市國父紀念館附近,唯一日夜陪伴他的,不是周老先生家人,而是一位印尼籍家庭看護工,而在緊鄰台北市政府旁邊,只要走一遭國父紀念館,你會發現類似的景況,比比皆是。

 投書寫出這件事實,無意掀起任何政治口水,而是要點出台灣社會近年面臨的整體變化,高齡社會來臨,家庭看護工作,卻由相對勞動成本較低的外籍移工們填補,特別是雙薪家庭例如馬英九和周美青,幾乎無時間和資源親自照顧家中的年長者,只好聘請外籍移工。

 但看看二位總統候選人,卻對移工政策,幾乎隻字未提。沒錯,他們沒有選票,也不是台灣的公民,然而,這群遠渡重洋的移工們,忍受同工不同酬的待遇,沒有勞基法的保障,甚至,在最低基本工資調漲時,他們也被排除在外,更別提部分主流媒體的汙名化。

 有人會說,這是全球化市場邏輯,人們在自己家鄉找不到工作,只好到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打工」,但如此論述也反應一個事實,台灣身為移民國家,不能沒有具包容力和進步的移工?移民政策。與其展開第三波長住計畫或憂心鐘擺西瓜效應,或許馬英九和幕僚也應從自身生活周遭想起,提出具說服力的新移工政策,將這十六萬沒有選票的外籍看護工,也當作「正常的人」平等對待,可能不可能?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