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社運對抗一黨獨大

2008/01/25

民進黨立委選舉敗選之後,黨內外憂心國民黨一黨獨大者紛紛提出相關檢討與建言。其中,不乏要求民進黨「重返」社會運動路線的呼聲。但是,部分人士如今卻在電子與平面媒體點名這幾年加入民進黨政府運作的運動份子是騙子,連一直以工運領袖與社運代表自居頻上叩應節目的鄭村祺,都表示民進黨的政客根本沒有資格再回頭來與社運界合作,並且認為社運也不應該跟這些投機者合作。

親手逐出戰友

在此,我們要問的是,到底這個社運是誰的?如果民進黨願意以更充沛的資源,來支撐社運的力量或理念,怎麼會有所謂誰不符資格,或誰拒絕與誰合作的問題?

在民進黨執政之前,幾乎所有的社會進步力量都支持著民進黨。然而這八年下來,彼此關係有了很大的轉變。比如說民進黨中央社會發展部(前身為社會運動部)於執政前每年都會組隊參與的「工人秋鬥」,非但於執政後避而遠之,某些黨籍委員甚至為活動扣上中共陰謀顛覆的紅帽子;黨內一方面有進步的立委長期與性別團體合作、替同性戀爭取婚姻權,一方面卻有人發言同性戀會招致亡國,並且主張應將同志與愛滋感染者的工作權從法律中剔除。到底民進黨的價值核心為何,在執政之後反而莫衷一是。

當民進黨決定以國族運動做為最高道德標準的策略時,就嚴重侵蝕並排斥它創黨初期既有的社會公平正義理念了。這是執政八年來的趨勢,尤其越到選舉越發凸顯。和民進黨合作婦女政策快20年的婦團只因批判了在拆牌事件語言粗暴的莊國榮,就被貼上「泛藍打手」標籤;和民進黨同源共生的人權團體,在人權園區開幕記者會為了向總統陳情樂生院一案,當場挨了一記耳光之後還得被扭送警局。由於民進黨親手驅逐了自己的戰友,運動團體在這次立委選戰幾乎全部投入第三勢力。

然而,既然民進黨過去可吸附社運能量來取得政權,社運為何不能以與政治動員合作方式當作策略來宣揚理念或促進立法?當民進黨失去資源,甚至被迫可能要重返街頭的同時,不但正是社運轉型利用不同議題重新與各政黨進行合縱連橫的契機,同時也讓那些長期被國族運動沖昏頭的政黨或政客支持者也有認識社會議題的可能。

貧富差距擴大

由目前立法院由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態勢看來,我們真的很難寄望這樣的新國會能夠承擔起環保的、人權的、性別平等的、社會福利的、文化保存的進步立法。然而橫亙在台灣面前的是全球化下的M型社會,無論是整體經濟好或壞,貧富差距的拉大是必然的,美國、南韓、中國……被全球化席捲的國家無一不是如此。草根社運的力量如果再不壯大以做好監督避免資源分配失衡,自八○年代以來篳路藍縷的社運價值只恐怕在國民黨追求經濟發展不惜犧牲一切的治國方針下奄奄一息了。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