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005.05工運年鑑】
公司重整,惡整勞工
耀文電子工會搭棚抗爭四十六天

苦勞網特約記者

【編按】由苦勞網與世新社發所合作的第二本工運年鑑,記載2004.06-2005.05間台灣工運的重要事件,全書分為「大事記」與「事件補訪、評述」兩個部分,從現在起,我們特別將這一本年鑑的部分文章,發表出來,期望有更多的批評與指正,以期使我們的工作能夠更切合工人運動與勞工研究的需要,策勵更多後繼工作的推動。 ------------

2004年秋,繼新竹縣興達工會罷工落幕不久,又一個重大勞資爭議的地雷引爆,這回,場景來到桃園縣平鎮工業區內,屬於電子業的印刷電路板一線大廠耀文電子。該公司從2003年4月25日發生跳票事件之後,為防止債主討債的連鎖效應,該年5月6日旋即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及緊急保全處分;2004年1月6日經士林地方法院裁定重整。

過去,公司的經營實權由老董事長朱志一(曾為保固建設董事)掌握,發生爭議當時,法院裁定的重整人為許仁傑(當時是愛加倍社會福利關懷協會常務理事)、吳清邁(當時是東海大學董事長、荷商安銀銀行總經理)。經比對財報資料發現,2003年底公司資產尚大於負債四十多億元,但幾個月之間,到2004年上半年的報表顯示公司的資產僅大於負債三千多萬元;然而,這期間員工卻承受更為惡化的勞動條件:總經理楊智凱執行惡整員工、無薪休假、訂單外包的政策,於是從2003年6月底到 2004年6月底,公司的減薪與無薪休假頻繁,導致一年之間離職了三百四十二人,全廠勞工人數從一千四百八十人遽降為一千零三十八人(包含本籍勞工近五百八十一人,外籍勞工四百多人),2004年8月份又再度離職了十人。員工對於經營前景感到人心惶惶,並且擔心公司是以不合理手段逼迫員工放棄年資自行離職,以規避資遣費、退休金等責任。

為保障員工權益,工會於2004年1月份成立,會員數四百三十三人;但公司一直拒絕與工會協商。取消原三峽廠員工到桃園通勤上班使用的交通車,與連續三個月的薪資晩發,逼使工會自9月14日起,在工廠門口合法召開全體會員大會商討對策;桃園縣政府勞工局官員到廠發言表示,臨時會員大會的合法性無庸置疑。自此,首度對外界揭開了過去半年來的廠內黑幕;包括,發薪延遲、無薪休假、取消伙食、強制排班、取消遠道員工的交通車接駁;把員工租給別的工廠、還將工廠設備租給別的廠商;在廠區內,規定走路低於時速八公里要扣薪水、強迫員工貸款購買公司的庫藏股……等,最後,工會計算出公司積欠勞工的錢,達到三億六千多萬。

【訴求由恢復勞動條件轉變為全體資遣】

一開始,工會訴求恢復 2003年5月減薪前的原領薪資、準時發薪、限期補足自2003年11月起即積欠的退休準備金與職工福利金等。但是在2004年9月14日的大會中,總經理跳到主席桌向四百多名員工訓話,態度倨傲,引發員工鼓譟,幾乎發生肢體衝突。資方打算裁員一半,或解僱後全部回廠工作但是薪資減半;工會則提出全面恢復原有勞動條件,否則終止勞動契約拿資遣費。雙方差距過大,難以達成協議。

資方指出,退休準備金帳戶內共有新台幣一億六千萬元,公司可以解僱全部員工,讓退休準備金帳戶內金額自然成為超額提撥情況,可作為資遣費之用。工會常務理事吳美玲說:「原先工會的訴求是恢復原有勞動條件,否則全員資遣,但隨著公司重整、也想要大量解僱;而會員也對公司失去感情和信心,所以目前的談判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解僱方式」。資方語出威脅,若公司關廠破產,資產經拍賣清算後,員工將什麼都拿不到。

【拉長戰線上台北】

工會因應公司經營危機而成立,倉卒間扛起抗爭大任,期間尋求各界友會與工運團體的支援,除了迅速加入當時仍在籌備會階段的桃園縣產業總工會,並聘請曾茂興(當時任有給職國策顧問)、高偉凱(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總幹事)與呂德明(台灣省人造纖維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為工會顧問。曾茂興提出的策略是讓耀文工人全體堅守工廠,停工日久自然造成關廠歇業的事實,以肉身佔領廠區即可升高對立、逼使資方解決問題,抗爭初期不需要勞師動眾上台北去向官方陳情抗議;但高偉凱提出不同的策略,建議積極北上向勞委會陳情,使官方向資方施壓,並藉由媒體對於工會動員的報導爭取社會同情,多管齊下才能儘快解決問題,也避免坐守工廠士氣渙散。呂德明認為,公司掏空或重整,員工受害,在台灣已經有很多案例,勞委會應該偕同相關單位,制定法規保障重整期間工會的參與地位和員工權益。

抗爭初期,國策顧問曾茂興強力主導,並適時聯繫勞委會官員專程現身桃園協助勞資協調,工會謹遵守廠策略,日日進行全體會員大會與勞教。然而,隨著9月16日的廠內協商、22日的縣府調解、29日的勞資協商,資方對於所承諾一再跳票,遲遲不提出員工平均工資、年資、無薪假等重要資料以供勞方核對,會員們意識到公司採「拖字訣」只是瓦解工人士氣,與其枯守工廠大門口坐等結果,不如採取更強力的抗爭手段,於是傾向北上向官、資施壓。於是,工會積極展開了一連串陳情抗議活動,要求資方結算年資、返還積欠的勞退金、福利金。

【見官小插曲:廣場上的民主討論】

10月6日是耀文工人第一次上勞委會陳情抗議的日子,為此,勞委會「終於」在10月5日晚上七點,責成桃園縣政府勞工局確認僱主應依法給付之資遣費、平均工資之內涵及金額(註:這是資方自9月16就承諾要作卻一直跳票的事情);接下來,就是等待資方委請精算師確認之後,遞送申請文件至台北縣政府(總公司註冊在汐止的地方主管機關)辦理後續由勞工退休準備金帳戶支付員工資遣費的事情。官方期待耀文工會依此取消大軍北上勞委會陳情,繼之要求工會取消夜宿勞委會的決議。

三百餘員工仍抱著夜宿的決心赴勞委會陳情,除了6日當天往法務部投訴、證期局抗議監督不週之外,還打算接下來兩天要前往位於汐止的總公司、立法院、總統府陳情;工會表示:「除了資遣費之外,公司自幾年前遭淘空後,減薪、福利金未提撥、無薪休假等等違法情事不斷。而在今年1月重整後,更是常常積欠薪資,並且訂定許多不合理的工作規則,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加起來,公司總共欠員工約三億多。所以工會今天決定北上抗爭,就是要求勞委會不能只解決資遣費就拍拍屁股了事,其它資方積欠的債務也必須協助員工追討」。

勞委會在簽署了三點承諾,包括將督促資方於10月8日前提出資遣費精算清冊、確認資方強迫員工無薪休假違反勞基法、與查處僱主職工福利金未足額提撥等事項;以上述三點承諾強勢換取工會承諾撤離勞委會一樓廣場,回桃園等待消息。工會幹部一度同意勞委會取消夜宿的做法,並帶回廣場上向工人宣布,此舉引起內部爭議;會員們頗多質疑,基於搭棚抗爭20多天來資方缺乏誠信,認為尚未取得具體成果,不應遽然更改既定行程。領導幹部察覺危機,為了內部團結考量,就地在勞委會廣場上展開民主討論,分組會議與大會討論反覆進行到晚上九點整,直到共識達成;決議繼續夜宿,既然勞委會官員堅不留客,工會全體步行至台北火車站過夜,第二天(10月7日)仍按計畫前往汐止赴耀文總公司抗議並監督資方精算清冊的造策進度。

【資方不給臉,勞委會破功】

果不期然,資方10月8日提出精算清冊的承諾,又跳票了!「耀文工會與資方的爭議,還包括積欠工資、強迫無薪休假、不人道及違法的管理制度、福利金短撥、勞動條件改惡等等。在資遣費金額精算確定的總名冊上蓋章,只是解決整個爭議的一個小小的環節而已,但是已經充份顯示資方完全缺乏誠意」。因此為了「會員權益與陳水扁、游錫堃、陳菊的顏面」,耀文工會於10月9日做出了輪班無限期夜宿的決議。」(耀文工會2004/10/10新聞稿)既然勞委會的背書無效,自 10月11日下午三點起,工會採輪班方式,無限期夜宿勞委會,以「捍衛政府尊嚴」。

無限期夜宿的壓力下,勞委會終於請到重整人之一許仁傑,10月11日抱著工資清冊給工會,讓會員逐一就資遣費金額進行確認簽章的動作;資方堅持工人先撤掉桃園廠廠房外的帳棚,才願意將清冊送到台北縣政府(用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中的超額提存來發放資遣費);眼見送件工作又陷入膠著,工會一方面持續夜宿勞委會,一方面主動出擊安排抗爭行程:10月14日向汐止總公司抗議、向士林地方法院提告耀文資方強迫勞動並要求撤換重整人,夜宿火車站向社會大眾募款籌資;並規劃15日到行政院陳情、到證期局要求處分耀文公司、到總統府前要求國家出面代位求償解決問題。漸次拉高層級的抗爭、與過去工會言出必行的紀錄,逼使耀文公司另一位重整人吳清邁出面,加快了資遣費清冊簽字的工作,並首次釋出,願意與工會協商資遣費以外權益(如無薪休假、買回庫藏股等問題)的意願。於是工會暫停10月15日的抗議行程,回到桃園重新與資方坐上談判桌;但決議19日將動員北上參與全國產業總工會、中華電信工會等發起的的立法院反民營化陳情活動,以報答各工會友會一路相挺協助之情。

【擋住百餘名黑衣人,資方簽字】

然而,與吳姓重整人的談判再度陷入膠著,19日聲援立法院反民營化陳情活動中,在電信工會的號召下,獲得友會同情全場募得十四萬元的抗爭經費,士氣一振;之後,轉往重整人吳清邁、許仁傑所代表的荷商安銀與合瑞科技抗議。10月21日上午,就在勞資雙方即將於桃園縣政府簽署協議之前一刻,一百多名黑道圍事者,以「前鋒資產管理公司」的「員工」之名,硬闖工會的封鎖線,打算搬出一百多箱的面板;工會研判資方搞小動作,以出貨名義搬走存貨,意在降低工會的籌碼,以利當天下午的談判中對勞方訴求殺價,於是率會員們勇敢以肉身阻擋黑衣人,引發數次的肢體衝突。資方甚至請動了士林地方法院洪姓法官到場背書,強調資方基於財產權有正當性進廠搬貨,但工會四百多名會員堅持阻擋,加上許多工運友會與傳播媒體接到緊急通知前往關心,成功擋住了資方搬貨的陽謀,一直到確認資方在協議書上簽字,才准予放行。

勞資雙方於10月21日晚上7點達成共識,資方第二天(22日)將資遣費請領清冊送件,勞方則同時撤走工廠大門外的布棚,停止圍廠抗爭。協議中資方除了答應在明天送出資遣費清冊之外,下腳料的變賣所得,除了支付積欠的勞健保費之外,工會會員每人也將補償一萬五千元,訂於11月22日支付。此外,資方也同意如果有新的投資者入主,將拿優先清償8月、9月積欠的薪資。經過這次面對面溝通,重整法官也向工會釋出善意,只要工會提出適當人選,將考慮由工會代表擔任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

【資方拿找不到印章作不履約藉口】

數不清是第幾次了,資方的承諾再度跳票!22日下午資方應將提領勞工退休準備金(作為資遣費的一部分)的有關文件備齊送台北縣政府勞工局,但資方竟以一名公司職員章未蓋齊、印鑑找不到、印鑑有誤等枝節技術問題藉故拖延。

工會原本已依約拆棚,但在得知資方跳票後,立刻將抗爭布棚搭回廠門口,並向桃園縣政府請求儘速進行關廠歇業的認定。工會已經耐性盡失,指出:「鴨覇的資方也許到處都有,行徑如宵小的資方卻很罕見。」

資方一再黃牛試圖以拖待變,在工會持續搭棚抗爭,並決定申請11月4日到台北辦一場「反掏空、反暴力、走路時速八公里」大遊行。雙方又僵持了一個禮拜,在桃園縣政府即將作關廠歇業事實認定、地檢署展開掏空案調查、以及工會的大遊行箭在弦上之際,資方屈服,於10月29日下午確定將提領勞工退休準備金帳戶的文件送到台北縣政府,完成勞工退休準備金「超額提領」的送件工作;勞方也秉持一貫的言出必行原則,依約於確認後將工廠外的抗爭布棚拆除,結束了長達四十六天的「耀文電子產業工會第一屆第一次臨時會員大會」。高偉凱表示,勞委會應該要去思考,怎麼領個資遣費這麼難,甚至還會因為一個人沒有簽名蓋章,就影響到四百多人的權益。

【抗爭之後】

耀文電子工會以一個新成立半年多的年輕工會,理監事中除了一位常務理事曾在耀文三峽廠關廠前擔任該工會理事的經驗外,其他幹部都是新手;工會成立初期,在大同三峽廠工會劉庸提供經驗協助,確保工會幹部的基層代表性,避免被中高層幹部主導。抗爭期間,尤其是開始積極北上勞委會施壓的後期,各種抗爭策略、內部分工、決策模式等種種,都相當依賴其他友會聲援者、桃園縣產總籌備會工作人員、與高偉凱、呂德明兩位顧問接受諮詢協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抗爭成功後,工會尚結餘一些抗爭中募得的聲援款,工會認為此資源取之於社會應當用之於社會,不久後華隆桃園廠工會關廠抗爭期間,耀文工會捐出了部分款項相挺華隆桃園廠抗爭的勞工夥伴們。

由於工會遵守協議撤回歇業事實認定申請,使抗爭期間已遭斷水、斷電、生產停擺的耀文電子公司,得以暫停被認定關廠歇業的危機;另依據21日協商結論,勞方將會派駐人員在工廠警衛室內,監督防止資方盜賣下腳料,並確認後續條件的履行(即抗爭期間8、9月兩個月工資);所以工會給日分三班,每班五到六人輪班駐守到12月底才因為實際上效果有限而停止。

然而,勞資最後一紙協議除了已經兌現的資遣費、每人一萬五千元的慰問金之外,資方與重整法官尚且承諾,把尚欠耀文員工2004年8、9月兩個月的工資,登記成重整債務,一旦新資金確定入主,就要把這一筆錢也納入公司運作必須給付的債務,這一個約定,卻因為公司進入冗長的重整期間集資進度緩慢而被擱置。

為了繼續追討尚欠的兩個月薪資,也認為抗爭結束後,原耀文夥伴們尋找新工作與就業上仍然可能會遇到勞資相關問題,有繼續聯繫相互打氣的需要;所以,自 2005年1月起,原耀文工會會員改組成自救會,成員三百四十七人,推選出原工會常務理事吳美玲擔任會長,任命原工會顧問呂德明先生擔任總幹事,原工會積極成員劉如珍當副總幹事;每兩個月或三個月聚會一次。原耀文員工們在取得資遣費之後,各奔前程,大部分分散在台北縣、桃園縣市的電子工廠謀職,也有的人到大陸去工作;期間,有部分人員任職於桃園縣印刷電路板大廠如鴻遠電子、佳鼎電子等公司者,不幸再度面臨公司倒閉或裁員的情形,也得以透過此自救會網絡取得外界協助。鑑於追討尚欠兩個月薪資進度遲緩,今年5月起,自救會不再定期聚會,改成部落格上公佈進度報告與重要相關消息,若有需要開會再行召集。

無獨有偶的是,這一年2月的農曆春節之前,另一家位於林口的印刷電路板一線大廠十美電子,再傳倒閉,一夜之間廠內物資與設備被聞風而來的圍事份子搬運一空,數百名員工第二天上班愕然發現公司負責人已經人去樓空,僅留空殼子。同年年底12月初,與耀文電子僅隔一條馬路、屬於中興集團的台灣印刷電路公司六百五十名本籍勞工與一百五十名外勞,也因財務危機積欠薪資與無限期無薪假爆發勞資爭議。

耀文抗爭落幕,但是印刷電路板業(PCB)電子業中的基礎工業,具有電子公司熱衷財務槓桿操作與傳統製造業低毛利的雙重性質:公司大量投資海外五鬼搬運,回到財報上只見認列鉅額虧損;生產過剩與削價競爭導致公司獲利不佳;持續將生產基地外移造成的員工工作權不保;勞動待遇日見惡化等情形,仍舊持續上演。歷年來,經營不善的PCB廠包括,國勝、耀元、十美、鴻源、台路、清三、耀文、東正元等,陸續被迫退出市場;原耀文員工,則大多仍留在此業界,作為受僱者,為謀一份求生的飯碗載浮載沉。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