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的敏感不在程序

2008/02/20

邵宗海

 距離三月廿二日總統大選投票日只有三十餘天,朝野兩黨還在為到底是用「入聯」還是「返聯」的公投名稱爭執不休,甚至謝長廷陣營還提出不妨接納「返聯」的退一步的建議。最新的說法,則已經傳出陳水扁希望透過「防禦性公投」,以「第三案」來取代「入聯」或「返聯」公投。

 看起來,朝野好像專心在斟酌那一項提案比較理想。但是說穿了,他們是在考量到底那一項提案在執行時,台灣受到外在衝擊程度會縮減到最小。由於美方壓力俱增,台北當局一直天真的以為只要調整一下公投的程序,將台灣民眾根據「公投法」連署成案的「入、返聯公投」,改為總統依法提出的「防禦性公投」,便可藉此紓解國際社會的壓力。其實嚴重的是,任何涉及台灣名稱參與聯合國的公投案,不管用「入聯」、「返聯」的程序、或是用防禦性公投的方式,可能都被北京誤認是踩進「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紅線禁界。

 為什麼北京與台北的看法有那麼大的差距?這應該有二個角度可以來說明:

 第一,雙方對台灣所屬的主權定位有不同看法。台北認為是否能進聯合國,名稱是個關鍵。當「中華民國」已在一九七一年被逐出聯合國後,「台灣」是唯一能讓國際社會認知可從新(不是重新)加入的名稱。即使國民黨提出的「返聯公投」也沒有排除可選擇「台灣」這個名稱。當然陳水扁提出的「防禦性公投」,更加不會棄用「台灣」的名稱。可是北京對用台灣名稱參與(返回或加入)聯合國的舉動,由於涉及聯合國的成員均為主權國家的法律事實,所以在台灣的政治定位還沒有從「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立場改變之前,北京始終對台北的動機抱以高度懷疑,甚至不排除要採取「非和平的手段」來解決。

 第二,雙方對公投的定位解釋有不同。台北對「入聯」或「返聯」兩項公投,甚至於對「防禦性公投」,都用「複決」的英文名稱Referendum。實際上這是誤用,因為目前並沒有一項立法院先行通過的法案在前,需要人民再行投票決定,而是由人民或總統自行提案來公決。這樣程序就有點接近北京的看法:那就是台灣民眾企圖運用「決定國家主權或民族未來的公民投票」(Plebiscite)的方式,變相的導致台灣走向法律獨立。早先北京已有反對「台灣舉行公投」的說法,不過限於他們領導人說過要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立場,一直不便過於強力干涉,結果等到衍生出「台灣名稱入聯」的後續發展,心中早有不滿。

 如今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事件可能會引起國際少數民族走向獨立的風潮情況下,北京必然對「公投」問題更會份外謹慎應對。

 至於美國在這爭議之中扮演對台北說重話的背景,許多人解釋這是因為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但是為什麼會損及美國利益,解釋的說服力就始終沒有那麼強烈。當看到美國對科索沃宣告獨立那麼支持時,甚至不惜得罪俄羅斯與塞爾維亞的反彈也要力撐,這中間顯示出是台北在過去一直沒有正確評估出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戰略利益呢,還是台北低估了對方,認為即使進行公投,北京與華府還是只嚷嚷而己。

 但是公投看來已是不歸路,再苛責也巳經木已成舟。但如果能認清名稱才是關鍵,而程序不是個問題,台北還是有條轉彎路可以折返。

 (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兼院長顧問)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