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 小麥禁出口

2008/04/16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04.16 03:08 pm

世界糧食危機15日加劇,全球第五大小麥出口國哈薩克宣布暫停出口,印尼也禁止農民將穀物外銷,農產品期貨價格幾乎全面上漲,米價躥升至創紀錄高點。

哈薩克總理馬西莫說,鑒於國際市場糧價大幅飆升和全球糧食短缺,決定在9月1日前禁止小麥出口,以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哈薩克年產小麥2000萬噸,其中三分之二出口。人口1500萬的哈薩克每年糧食需求量約1000萬噸,自去年收獲季以來,出口糧食已超過800萬噸,並以每月110萬噸至140萬噸的速度繼續出口,政府因此在15日喊停。

過去一年來,小麥價格暴漲已引起埃及和象牙海岸等國暴動。哈薩克面臨18.8%的通貨膨脹率,繼俄羅斯、烏克蘭、阿根廷、巴基斯坦之後,試圖藉限制出口來平抑國內物價,使得市場供應更加吃緊,預料短期內將刺激小麥價格上漲。

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農產品期貨價格普遍上揚,五月交貨的小麥盤中最高每蒲氏耳9.16美元,因獲利回吐收在8.9575 美元,是一周來最高價,但仍低於2月7日所創的13.495美元天價。

而東南亞最大稻米消費國印尼也宣布禁止穀物出口,將使其他出口國面臨進口國的更大需求,有可能使這些國家也實施出口禁令。主要稻米產國印度、中國、越南和埃及已採取限制出口措施。

印尼今年稻米產量可望比需求量多200萬噸,但政府為穩定米價和國內市場,仍對出口嚴格管制。印尼貿易部表示,在國內庫存達到300萬噸之前,禁止稻米出口。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市場動盪的另一警信是,日本大型食品企業「日本食品化工株式會社」表示,迫於玉米價格暴漲,該公司將首次購買較為廉價的基因改良玉米。使用基改作物並不違法,但為日本社會禁忌。日本食品公司的作法顯示,面對創紀錄的食品價格,反對基改食品的聲音可能會減弱。

【2008/04/1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