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鐵馬影展第二場座談會「貿易如何公平?」緊接著《不公平咖啡》以及《穀東俱樂部》的放映之後開講,扣連「食物」和「公平」的主題,現場幾乎座無虛席,還有許多觀眾必須站在走道上聽講,蔚為奇觀。
也許是因為座談的陣容堅強:美濃月光山雜誌的溫仲良和臺灣原住民族促進協會的金惠雯,由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擔任主持人,原本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也受邀出席,卻因為記錯時間而無法參與。也還好今天的與談者和主持人都相當健談,從六點半一直聊到九點半還欲罷不能。
失格的臺灣農會系統
從剛放映完的《穀東俱樂部》談起,吳東傑談到臺灣農會的問題,說原本被賦予輔導農民、推廣農業的農會系統已經淪為地方人事的踏板,無法發揮原本應有的功能。而賴青松的穀東俱樂部打破了農會的生產體系,其運作概念是由會員出錢請一位田間管理員,而青松形同身兼推廣部組長和運銷部主任,把期貨的概念也引進來。
長期在農會耕耘的溫仲良進一步點出了穀東俱樂部和農會之間的關係。他指出賴青松其實填補了農會的未竟之責,不僅是生產者,也同時扮演了推廣和供銷的角色。從穀東俱樂部的出現,可以看出台灣農會的功能已經萎縮,才會有這種個人模式的出現。他還臆測,如果穀東俱樂部規模變大,可能還會有組織化的需要,說不定會取代現有的農會,成為新型態的農會。
「首先是原住民農產品,然後才是公平貿易」
長期在原住民部落輔導農產品產銷的金惠雯說,她所想做的首先是幫助原住民把產品推出去,找到一個和消費者連結的永續模式,而公平貿易其實只是推動的策略之一。她在921震災進入南投災區時只是想做教育工作,在2005年部落的人向她表示想作網路行銷,金惠雯發了幾封電子報,就幫助部落賣出1.5噸的葡萄。這次經驗的成功讓她發現農產行銷可以幫助部落,從那時開始便致力於產地直銷的模式,最近更在永和開了店面,希望能幫助部落把蔬菜行銷出去。
金惠雯也認為,如果農會存在的目的是要維持農民供銷機制的平衡,顯然這幾十年來農會系統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在輔導農民選種作物的方面,南部的原住民看到北部水蜜桃賣得很好,也一窩蜂跟著種,最後卻賣不出去,因為南部的水蜜桃收成時也剛好是北部的產季。農民因為缺乏完整的輔導和轉作機制,讓農民只好見好就種,不斷的複製卻造成更多問題,讓金惠雯不禁要問:「台灣的農業究竟是怎麼了?」
公平貿易的重點在於讓消費者付出的金錢可以直接進到生產者的手中,也就是讓付出的勞力有代價。金惠雯在努力的就是想建立一套機制,讓一群消費者可以固定的支持部落產銷的生存,讓農民可以透過小量生產的方式維持溫飽。但是目前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部落可以有計劃性的生產,讓消費者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菜。
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緣故以及農業生產量不穩定的特性,常常農民的作物該長大的長不大,不該開花的卻提早開花,讓消費者常常無法買到想要吃的菜。另外也因為山上的慣習農法對水土保持多少會有影響,產銷班還繼續嘗試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消費者的社會責任
談到消費者的議題,溫仲良認為有機農業的問題主要是在消費端而非生產端。從經濟面來說,如果不用噴藥就可以有產量,消費者又喜歡,其實農民不一定要噴藥。從文化面來說,從農村乃至於整個社會,都嚮往看到「一大片金黃色的稻田」的壯闊景觀,但整齊劃一的農產品背後,就是化學肥料養出來的。「一塊田就是一個農民的創作,而他希望創作呈現的方式是受到社會控制的。」像許多嘗試有機農業的農家子弟,都會遭遇到長年務農的父母斥責:「有農藥為何不用?雜草都長一堆了!」還有人看不過去直接去田裡灑農藥,雞婆舉動的背後其實就是根深柢固的社會制約。
溫仲良指出,我們經常用工業化的觀點看待農業,要求農產品量化、齊一、漂亮。但農產品是生命,不應該要求他們長得一模一樣,「即使是雙胞胎也可能長的不一樣」。準備分級外銷的香蕉稍微有點瑕疵就要降級,非得要像穿上軍服般漂亮的蔬果才能夠外銷,農產品儼然被視為大量製造的工業產品。
如果不是消費者端對於漂亮蔬果的喜好,其實農人不需要花費龐大的農藥和化學肥料支出。要是消費者都能認同被蟲啃食過的菜葉、大小不一的香蕉、和不太漂亮的馬鈴薯,農人就能少用一點農藥。
除了購買,還要瞭解
已經在開店的金惠雯從自身的經驗提出「合理價格」的議題:我們怎麼知道一把蔬菜應該賣多少錢?我們對價格的感受是經過比較的(有機洋蔥比進口洋蔥貴兩倍),但是我們真的知道一把菜的勞力、運送和生產成本價值多少嗎?相信很少人花精神想過。「我們對於事物的價值觀是被社會眼光制約的,應該要重新去認識農業生產的價值,而非木然接受價值=價格=社會地位的邏輯。」
其實不論「有機」,或是「公平貿易」,都是一種對於生活的態度。有能力或意願購買較昂貴的有機或公平貿易產品不應該變成一種彰顯財力的象徵,消費者應該要想的是:我買這些產品是基於怎樣的信念?我是否真心思考過我與這些農產品、農人、甚至這個世界的關係?我的飲食文化是尊重食物的,還是把食物當成洩慾的工具(吃到飽)?
金惠雯希望在場聽眾都可以仔細的反思臺灣飲食和生活文化的現象,究竟是誰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型態?誰來決定一把有機蔬菜應該賣30元或45元?誰決定什麼東西該漲價?我們每天吃到的東西有多少有害的食品添加物、香料、色素?或是壓榨廉價的勞工製造出來的?每天發生的消費行為和選擇看似簡單,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生產脈絡的連結關係。只有當連消費者自己先在乎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生產者才會對生產過程付出全部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