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集體‧集體紀錄--「環亞罷工90小時」

苦勞網特約記者

沒有譁眾取寵另取驚豔片名,本部紀錄片的影像生產者們,協力還原台北市著名的環亞飯店(現改名台北王朝大飯店)工會從2003年開始,為爭取合理的勞動條件,陸續展開靜坐談判、啟動罷工及資方秋後算帳的前因後果,片名清楚點出2006年的盛夏,該工會數百名會員,在透過民主及合法程序共同決定展開的集體罷工行動,共歷經「90小時」。

本片的導演郭明珠,從事工會運動多年,她在部落格的說法,清楚替這部影像的定位作出說明: 紀錄片工作者也是工會組織者,這不是單純的「第三人稱紀錄報導者」,而是工作組織者與工人一起編寫的工會奮鬥影像紀錄

十分清楚,這是一部「紀錄集體」的影片,連同前傳後記共123分鐘,包括靜坐抗議片面減薪、勞資談判完全過程、罷工投票埋鍋造飯、行動低潮瀕臨瓦解、事後回憶彼此連繫,全部一一入鏡。

同時,這也是一部「集體紀錄」的影片,列名拍攝者眾多,包括郭明珠、林靖傑、鄭小塔、吳永毅等10人,也許由於掌鏡者的個人風格或者技術水平不一,加上罷工沒日沒夜,有時拍攝現場客觀條件不足,使得整部片子在畫面呈現上,難說精緻。

然而,個人以為,前述缺憾絲毫無損整部紀錄片的觀賞價值,不但未造成觀影的困難,在整合生產後,反而突顯出這部片子「集體紀錄」的重要特性。當然,協力生產的背後,得有拍攝者長期彼此熟悉的脈絡和條件支撐,加上對工會運動一定程度的理解,才有可能。

也許有觀眾會質疑,片子由熟悉工會運動者掌鏡,立場定會偏向勞方,如何還原客觀事實?對此種紀錄片迷思或者爭辯,相信每一位拍攝者都有一番論述。

但若從環亞罷工當時的平面媒體報導內容觀察,不但多數篇幅簡短,中時報系甚至隻字未提,而且報導內容,多在勞資爭議各執一詞的框架中打轉。再者,不論從環亞創辦人鄭周敏,到女兒鄭綿綿再到接手經營的陳德福,主流媒體一面倒的長期「忠實」轉述資本家觀點,甚至還有將「工會」誤植成「公會」的離譜文字出現,因此,本紀錄片的生產,或許應被解讀成在極度傾斜的歷史書寫長流當中,略取平衡罷了。

最後,片中未能提及的一項後續事實是,多名環亞工會幹部在罷工之後,遭到新資方秋後算帳,資遺不予續聘,事隔一年,台北市勞工局判定就業歧視成立,罰款150萬元,但只入國庫而非補償遭非法資遺勞工。

引用郭明珠的說法,這顯然並非遲來的正義,而是制度本身根本就不正義。一部紀錄片能不能改變任何事實,答案自然並不樂觀,但片中留下的紀錄,除了提供參與罷工者自身的反思檢討之外,也能順勢轉化成勞工教育的素材,貼近工人觀點,留下歷史。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