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公糧收購 農民因小失大

2008/05/22

羅浚濱/竹縣報導

 縣農業處廿一日召開新竹縣優質好米行銷推廣會議,地方農業人士認為稻殼收購政策造成糧商壟斷市場,更批「不做有錢領,做的沒加錢」的休耕政策,使良田變荒地,請出席的農糧署北區分署專員林淑慎等人,代為反映基層意見給農委會,全面檢討修正。

 農業處長范國銓說,目前稻米生產國家中,中國減產2%、印度減產1%點多、澳洲乾旱減產6成,加上緬甸遭受風災,不少國家出現糧荒現象,未來的糧食市場非常看好。

 但,農糧署訂出計畫收購23元、輔導收購21元及餘糧收購18.6元的公糧價後,糧商是跟著收購價走,就算稻米市價每公斤50元,糧商還是用23元或多1、2元收購,造成整個糧食市場被糧商壟斷,農民並未真正獲利。

 竹北市農會理事長陳發生也說,農民為增加稻殼產量,多種品質不好的台梗14號,不願改種台梗9號等好品種,有的還投機7、8分熟就採收,濕殼經農糧署放2、3年,米都長蟲了,收購公糧政策是有必要檢討。

 陳發生並長篇大論批評農委會的休耕政策,休農的農民不做,任田廢荒有錢領,認真務農的農民做得要死,卻沒加一毛錢,變相鼓勵農民怠惰,造成縣內很多良田變荒地,此政策一定要修正。

 林淑慎表示,公糧收購部分,沒硬性規定農民申報就一定要繳,農委會也希望取消公糧收購,讓稻米走自由市場,但很多農民已習慣收購,沒有收購會憂心,所以不敢冒然實施,會將休耕等相關建議向上級反映。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