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庭瑤/新聞分析
選戰即將開打,政黨競相為敬老津貼、老農津貼加碼,行政院準備端出可長可久的新版「國民年金法」草案回應。但這套制度以社會保險為設計藍圖,納保對象卻是無業的弱勢族群,未來最大的隱憂,就在於弱勢沒錢繳交保費,而政府必須負起最終給付責任,最後還是所有的納稅人要負擔。
政府研議國民年金制度已十多年時間,各種版本推陳出新,從最初規畫類似新加坡、智利的「個人儲蓄帳戶制」,經民間社團與政府之間角力,轉變成現在類似英美法德日的「社會保險制」。
「個人儲蓄帳戶制」沒有風險分攤,可確定提撥,但不保證給付金額,也就是「存多少、領多少」;「社會保險制」則是政府保證給付,「活愈久、領愈多」。
從民進黨執政之後,經建會逐漸確定國民年金的納保對象為排除掉公教保、勞保之外的的弱勢族群,包括家庭主婦、長期失業者等三百多萬人,形成「小年金」;若硬要稱之為「國民年金」,恐怕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
對國民年金制度來說,敬老、老農津貼加碼無疑是塊「大石頭」。每逢選舉,政黨就基於選票考量,為各項老人津貼瘋狂喊價,致使現金津貼高居社會福利經費的七成。
事實上,社會救助、保險和津貼是社會安全的三大制度。在制度設計上,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險應優先建構,現金式津貼發放應在後。為防制朝野政黨、及立委短視近利,行政院即將出爐的國民年金制度,相對是值得引頸企盼的長久制度,也可解決政府沈重的財政負擔。
儘管如此,這套國民年金新制度,落實在執行層面仍存在一些隱憂。首先,國民年金的納保對象多為未就業的經濟弱勢者,未來是否有能力達到強制納保的目標,還有待觀察。如果弱勢者繳不出保費,政府仍負有最終的給付責任,最吃虧的反而是納稅人。
其次,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十分驚人。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老化指數從十年前的二十六%飆到五十五%,高居亞洲國家第二位,僅次於日本;依照這種老化速度,十年後平均每四名工作人口須扶養一名老人,二十年後平均每二.七名工作人口須扶養一名老人。這一趨勢已反映出台灣人口老化的急迫性。
短期來看,國民年金開辦之初,政府必須拿出足夠的經費支付龐大的國民年金老年給付;若長期來看,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得嚇人,加上老年人口數量增多,但因少子化工作人口相對變少,變成年輕人要負擔老年人口的高額給付。
政府目前對國民年金的設計,採取的是「弱勢者互保制度」,並希望達成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但這樣一套制度,能否自給自足,長期後財政能否支撐,都有問題。
帶職參選的蘇揆面對選戰開打,如何抗拒選票的短視誘惑,推動可長可久的國民年金制度,在可見的未來路程中仍佈滿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