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新聞 學者專家:台灣媒體應更有主體性

2008/05/29

中國四川強震新聞,台灣媒體大幅報導。學者專家今天表示,台灣媒體除接收中國官方提供的訊息、報導悲慘故事外,應更有主體性,以提供其他重要資訊給閱聽人,例如基本地震知識、災後重建項目、地震後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等。

廣電基金今天上午舉辦座談會,由執行長林育卉主持,邀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和資深媒體人陳立宏談四川地震新聞觀察。

林育卉表示,台灣曾發生九二一地震,四川地震喚醒大家很多記憶,對地震災難感同身受;不過,四川地震新聞有些有邏輯上的矛盾,這些新聞是真正的新聞樣貌嗎?台灣媒體報導是否沒有自己的主體性?這些都值得探討。

陳立宏表示,四川地震是中國官方「媒體公關」的例子,有些新聞有操作痕跡,例如強震後許多手機基地台震毀,手機應該收不到訊號,為何被房子壓倒的災民還能傳簡訊?

他說,國際媒體受制四川地形、開訪採訪與否等因素影響,不易採訪到第一線消息,多數用中國官方新聞畫面,這次地震新聞處理,是中國官方成功的「媒體公關」,成功轉移西藏議題。

陳立宏指出,電視台只要報導川震新聞,收視率都很高,這是因為重現九二一恐懼,還是真的關心震災?或許兩者都有,可做後續觀察。

胡幼偉表示,因為曾經歷九二一地震,台灣民眾認為愛心和經驗可傳遞給受災的人,在心理學上,這種認知是正面的。至於媒體的主體性問題,牽涉財力、人力,這是現實與理想的問題。

他指出,地震對中國來講是很大災難,從中國共產黨角度來看,則是成功轉移西藏問題,否則西藏問題會持續到八月奧運,最後弄得很難看,現在中共已成功轉化為人道主義者形象。

胡幼偉表示,其實四川地震有民怨,例如學校死傷慘重是否因工程偷工減料、建三峽大壩與地震的關係等,這些質疑力量若集結,可能對中共政權造成挑戰。中共從天安門事件後,一直擔心內部統治的正當性,地震發生後可凝聚向心力,因此中國總理溫家寶、解放軍救災是官方媒體報導重點。

胡幼偉也說,到後來會不想看川震新聞,因為地震故事情節很一樣,媒體報導悲慘故事外,應該要有其他重要資訊提供給閱聽人,例如基本地震知識、災後重建應注意的事情,以及大地震後的社會、經濟問題等,並檢視中國官方有哪些沒有做到。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