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德:資本利得免稅 已非一天的事

2008/05/31

王信人/台北報導

 針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主張資本利得要課稅,促產條例98年底到期完全落日的說法,財政部長李述德昨晚表示,資本利得免稅已不是一天的事情,租稅減免的檢討要看經濟的情況。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關心M型社會,擴大財富不均的問題,要求增加富人的租稅,減輕窮人的稅負。而主管賦稅政策的財政部長李述德並沒有正面回應。

 李述德僅表示,透過稅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確保租稅公平,維持永續發展,但其中目標有的互相衝突,要找出均衡點。

 此外,行政院為了兌現馬蕭競選政見,最近陸續提出擴大內需、社會安全、穩定物價方案,對國庫增加很多壓力,首先,給地方建設經費583億元,以賣中華電股票528億元支應。

 減稅措施方面,機動調降油品貨物稅50%,6個月的稅收損失100億元,如果油價不降,恐延長貨物稅降稅6個月,則損失會達200億元;大宗物資進口營業稅免稅1年,稅收損失50億元,合計減稅達150億元至250億元之間。

 又如,劉內閣施政計劃提出育嬰假給6成薪2年,及失業者育嬰津貼1個月給5000元,前者屬勞委會所管,勞委會至今無法估出全部的財源;後者為內政部的業務,內政部官員私下以婦女占失業者一半的數據粗略估算,1年約需財源120億元。

 再者,給青年一生二次優惠購屋無息貸款200萬元,內政部營建署表示,以受惠40萬戶算,第1年支出27.16億元,總統任期4年合計190億元。

 合計國庫今明兩年增加的支出逾1000億元,今年下半年追加預算的財源以賣股票為主;明年總預算中尚看不到新的歲入。

 外界質疑新政府上任短短不到滿月,就出現支多入少,未來將導致財政失衡擴大,更難在民國100年達到財政平衡的目標?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不要見樹不見林,擴大支出和減稅都是為了經濟發展,抵抗通貨膨脹,至少要以一個經濟景氣循環才會看清全貌」,也許要8年、10年更能發揮效果。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