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價差催生投機 中國糧食警惕熱錢

2008/06/2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8日 15:06 中國經營報   屈麗麗

  日前,一份有關我國的農業(糧食)安全體制漏洞的調查報告上交國務院。參與出具該報告的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技術貿易壁壘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士告訴記者,糧食安全與農業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警惕。

  而據記者瞭解,中國農業根本大法的修改也已提上議事日程。「新法修訂的任務交由農業部、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完成。」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2002年通過的農業法還在單向地鼓勵農產品(20.66,-1.05,-4.84%,吧)的出口貿易。現在國家需要警惕的則是國際資本對我們糧食安全體系的威脅。」

  國際資本覬覦糧食價值窪地

  6月25日,泰國100%B級大米報價為每噸760~810美元,約合人民幣每斤6元,而國內米價仍維持在每斤1.8元左右。

  熱錢的本質是追逐利潤,在全球28個國家出現糧荒,全球糧食儲備已經降至35年來的最低水平之際,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糧食生產量最大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熱錢追逐的對象。

  這也是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最關注的一個問題。「資本從沒有投資前景的樓市與股市退出後,下一個進入領域就是糧食,如果大量的資本進入,糧食價格很快就會失控。」

  「國際糧價飆升,雖然國內政府控制糧價有利於穩定國內經濟生活,但較大的價差造成了投機的空間。」農科院黃季琨教授指出,2007年7月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月同比增長幅度平均達71%,食用油為40%,蔬菜為23%,糧食僅為5.3%。投資糧食的獲利性一目瞭然。

  而據記者瞭解,在國際糧價大幅上升之際,商務部已經聯手海關,嚴查糧食通過各種方式走私的行為。不過目前仍有一些不法貿易商,通過香港、澳門的一些人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從內地往香港、澳門小規模夾帶大米,然後轉口歐洲。「不要小看了這些螞蟻搬家,巨大的價差也可以讓貿易商牟取暴利。」消息人士提醒記者。

  「如果按照糧價到年底翻一番的國際推測來看,投資糧食市場的獲利空間比高利貸還要高。因為高利貸有很大的風險成本與討債費用,而糧食除了短期的儲存費用之外,成本很小。更何況,熱錢進糧食市場,對價格的推高作用可能會更大,如果不加控制,糧食市場對熱錢的聚集效應會不斷攀升。」曹建海說。

  而據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專家張明出爐的「最新在華熱錢數額」報告顯示,從2003年開始至今,連同熱錢在華獲得的收益在內,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熱錢數額已高達1.75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大約相當於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104%。

  「熱錢對中國農業的投資興趣高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不僅在於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購買力強,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我國對農業的保護制度缺乏系統性考慮,熱錢最好作局,這也是它們蜂擁而至的重要前提。」國際資深投資人辜勤華博士告訴記者。

  在採訪中,眾多採訪對像一致認為,儘管目前無法確切統計究竟有多少熱錢進入中國糧食領域,但可以肯定的是,熱錢對中國農業的投資興趣高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原因就在於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警惕制度漏洞

  事實上,國內糧食市場的隱性危機,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旨在建立國家農業安全體系的《農業法》的修改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知情人士說。

  曹建海認為,現行的2004年通過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存在很大漏洞。「該條例規定『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儲備為輔』,在該體制下,個體經營戶只要具備相應資格就可以買糧賣糧,而且只有買賣的下限,沒有上限,如果熱錢收購一大批這樣的具有採購資格的公司,那麼他們就可以合法地大舉買賣糧食。」曹建海說,同樣需要警惕一些香港的貿易公司的暗中操作。

  另有業內人士稱,如果地方虛報,中央就難以獲得準確的儲備糧數字。而由於地方糧庫警惕性不高,隨便一個微服私訪就能打開糧庫,也使得外資的耳目有可能比某些中國相關部門更瞭解中國的儲糧實況。這種情況使得覬覦的外資更容易作局中國糧食。

  據瞭解,2007年12月出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標》已經對外資在農業領域的投資進行了調整,一是要求在作物品種、糧食生產、轉基因、棉花、重大的高科技及生物安全方面一定要由中方控股。二是加強對糧食相關領域的控制力,包括化肥、農藥、糧食的零售、批發及物流領域等外資只能參股。

  然而,對於該制度出台後,我國的農業(糧食)安全是否還存在漏洞,前述外經貿學院人士表示,由於剛剛為國務院完成有關農業產業制度漏洞的調研報告,具體細節還不便透露。「但目前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標》下,外資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該人士說,新目標只針對以後的投資行為的調整,對既往的投資行為並無影響。另外,外資仍可以通過在原有企業下屬的分廠進行投資,所以國際資本在農業領域的強大的滲透力目前不容忽視。

  而今年3月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研究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決定立即採取增加農資綜合直補、增加良種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等一系列綜合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支持力度。

  「如果國家能夠將這些政策逐一落實的話,對國家糧食市場的保障體制就會大為提高。」國家糧食局糧食研究所的亢霞說。「國內糧食市場的價格一定不能跟著國際市場走,如果國內與國際看齊的話,國內的生產品種也會變得逐利,大豆漲價,大家都種大豆,到明年國際買家就會讓小麥漲價,他永遠都能把你甩在後面。」辜勤華說,加強對農業板塊上市公司的控制力,並對非上市的農業相關領域的產業保持高度關注,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領域的資金支持同樣重要。

  辜勤華提醒,歐美發達國家對農業安全的重視甚至超過能源安全。「美加自由貿易區、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主要矛盾也是集中在農業及農產品(20.66,-1.05,-4.84%,吧)加工貿易領域。在美國,本土的農業上市公司極少,大型農場企業(包括糧的種植及深加工)的資金需求主要來自於國家支持的合作社銀行,這樣做的最大目的就是防止國家農業落入國外資本的手中。」

  「借鑒他們的做法,我們國家也有必要建立保障農業安全的金融支持體系。」亢霞表示,這需要糧食部門與金融部門的配合,如果出台這樣的制度,需要國家力量的推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