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費壓力的來源

2008/07/08

 又到了各個學校研擬調漲學費的季節。今年教育部提出了「調漲學費公式」,各個學校無不磨刀霍霍,打算「漲到能漲的最高程度」;在這之間,教育部與各大學校長也不時放出「台灣學費很便宜了」的呼聲,提高漲學費的正當性;然而,學生對學費高漲的壓力和不滿,卻也不絕於耳。

 究竟為什麼台灣學生會日益覺得「學費壓力很大」?我認為有兩個過去官方忽視的「高學費壓力來源」,值得重視:

 第一、從民國八○年代至今的「高等教育擴張」,透過私立專科升格、改制,以及研究所碩博士班的廣設,導致了人民的「平均受教育年數」不斷提高,這十多年來,已從平均高中職畢業的十二年邁向了接近大學畢業的十五年。人民多受教育本身看似好事一樁,但背後附帶的是「受教育的成本」也隨之提升。

 假設學費就是都從未調漲,學生也比起以前要負擔多三年的學雜費用、生活費用,並且延後三年進入勞力市場,自然有了更高的教育費用壓力,何況學費還年年調漲。除此之外,過去社經地位較低家庭的子弟,往往較少接受高等教育,國高中職畢業就得入職場謀生,但如今高教擴張,無大學學歷也難找工作,這群子弟開始必須被迫負擔高教成本,起薪卻未增加,當然會感到學費壓力。

 第二、台灣高教相當地「私有化」,靠私人經費維持。我國的大學有七成是私校,多依賴學費收入為辦學基礎,並且,公立學校的「政府每生補助」也在逐年減少當中。相對於美國有七成的公立大學,英法德…等幾乎全是公立大學的狀況,台灣的高教經費來自於政府公共支出明顯不足,反而是靠學費辦學。

 造成的結果就是,有超過七成的學生必須繳納私校的「高學費」,卻又得不到政府的補助,導致就學學校的教育資源不足、品質低落,繳這筆學費明顯「不划算」,未來也「難回本」;而讓公立大學補助減少、提高學費的方式,只是讓「公立大學私校化」,絲毫無法解決學生的不滿、也對提高教育品質無益。以「學雜費占教育經費來源比例」作為學費高低判準指標,台灣學費的確算貴、而且越來越貴。

 基於這兩個狀況,我建議有關當局在規畫學費政策時,必須進行全盤性的考量,才能理解當前學生的確有相當高的教育費用壓力。政府應當提高公共教育資源,普遍、公平地補貼公私立大學學生,以減低學費、設立獎助學金、退稅…等方式減輕人民實際的教育支出,才能有效解決高學費的壓力來源,而別再說「學費很便宜」了。

 (作者為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