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稅改掉入不進反退的深淵

2008/08/04

 稅改是目前迫切的政治改革工程,在執政者的承諾與人民的期待下,賦改會開始運作,研擬稅改的方向和議題。個人認為當前賦稅改革必須面對兩個重點:首要解決政府負債的積重難返的窘境,如何擴大稅基,健全財政。政府債務餘額,如加計遞延及或有負債,已高達十三.八兆元。每年財政缺口近三千億,舉債或以特別預算支應,都將債留子孫,破壞世代正義與信賴。因此,何擴大稅基才是稅改重點,而非減稅方案。

 其次,改善有錢人繳稅額與財富不成比例的缺失。錢滾錢者不繳稅,勤勞的薪資所得錙銖必較,億萬富翁不用繳稅,且可退稅的不公義,所造成社會公憤的稅制偏差,應是本次稅改重點之一。

 前不久,馬總統接見工商團體時,回應說「降稅是政府既定方向」,不但扭曲稅改方向,限縮稅改空間,視賦改會為「過水」的戲碼,恣意愚弄人民,不得不令人為當前稅改趨向憂心。擔憂「減稅」成為本次稅改反向操作的偏差。財政部認為促產條例落日之後,所增加的一千多億元應還給企業,但為何不優先充實國庫,健全政府財政,減少政府舉債,回歸公平稅制?

 而企業主張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到十七%,並取消保留盈餘加徵十%規定,造成與個人綜所稅率差距更形擴大,更誘發企業保留盈餘動機。何況營所稅名目稅率雖為二十五%,實徵有效稅率不及十七%,如優惠不減,未來有效稅率恐不及十%。

 執政者不敢碰資本利得稅,復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卻加速降低遺產稅率的不當,將加深社會大眾對「富人減稅」的憤怒。租稅正義比實徵多少來得重要,何況,它的取消或降低,正好抵銷「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所增加的稅收,更是軍教免稅的兩倍稅額,稅損不可謂不大。

 行政院宣示將以調高免稅額、扣除額等減輕薪資階級稅負,看似給糖果略施小惠的煙幕彈,實則是要送工商界減稅的大禮,落實馬蕭減稅的政見吧!

 針對以上偏差,我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首先,促產條例應完全落日。長期以租稅優惠獎勵企業,助長避稅規劃引來擴大適用,一九九○年原本減稅金額才一○一億,到二○○四年擴大到一四八○億。若採功能別,不如比照先進國家直接補貼,有效監管,杜絕稅基流失。落日後的稅收全歸國庫,統籌運用,不但可立即提升平均稅負率一個百分點,達到十四.五%,才可能往工業國低標的二十%邁進,健全國家財政,改善重分配效能。

 其次,取消兩稅合一,迎頭趕上國際化趨勢。仿效新加坡、歐盟各國取消兩稅合一,這也是「簡政輕稅」的具體改革指標。不僅解決分配盈餘加徵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本國企業與外資產業、高科技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不公平稅負問題。當促產條例無條件落日並取消兩稅合一之後,再考慮營所稅率的調降,以防稅基土石流發生。

 最後,應認知我們是工業國中稅負最低的國家,已再無任何減稅空間。台灣集全球租稅優惠之大成,欺瞞人民真相,全球採「完全兩稅合一」的國家不足十個,而台灣又是當中最優惠者。港、新雖不課遺產稅,但其土地等財產交易所得是依實課徵的,平均稅負率亦高於台灣;新加坡營業稅率從三%逐步調升到五%、再調高到七%,比台灣的五%還高,為何不提?為何不跟進呢?

 有人主張遺產稅若課不到不如廢除,我認為應回歸課不到稅的原因──資本利得不課稅成為規避的黑洞,故,應先復徵證所稅,採日本分離課稅模式,並可盈虧互抵方式來推行。如此,再來考慮遺產稅率的調降,以免富人生前不繳稅,死後又逃避稅負,陷富人不義於公然逃漏稅。

 稅改牽扯到既得利益者特權利益的減損,而這些人又是可上達天聽的有錢有勢者;改革阻力無比嚴峻,除非公民社會覺醒並採取行動,否則,「稅改」將掉入不進反退的深淵。

 (作者為民間稅改聯盟發言人)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