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6
【本報台北訊】台南縣新化鎮一處農地昨天出現五、六個人搶收「再生稻」,當地民眾說,什麼東西都在漲,再生稻本來就是可以吃,勤勞一點一年米錢就省下來了。
正期稻收成採收後,水稻頭留在田中再發芽、抽穗,長出來的稻穗就是「再生稻」。以往只有少數家境較清寒的人,取得地主同意後收成「再生稻」。
沈姓農婦在自家的農地收割「再生稻」,她說,以前不會收成「再生稻」,因為費工,都是翻鋤當綠肥,今年看到再生稻長得不錯,翻鋤可惜,就「加減收成」,這期種的是糯米,中元節可以包粽子了。
全興里有一群婦人一起收成再生稻後,在自家門口以木棍敲下稻穗後,在屋前曬殼,好像回到早期的農村社會。李姓婦人說,小時候日子苦,還到農地撿拾稻穗,收割再生稻不算什麼。
沈姓農婦說,因很多人收割再生稻,今年不少地主刻意留下再生稻,只要趕得上申報休耕及種田菁的日期,她會多等幾天再耕鋤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