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第466集 重返我們的島-台灣海岸十年
採訪/撰稿 于立平 柯金源 攝影 陳慶鍾 陳添寶 柯金源 剪輯 陳慶鍾
緣起:
1998年,我們的島開播,當時許多海岸開發案,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於是我們的島推出再見海洋系列報導,首次透過影像,完整呈現台灣海岸的環境問題。這十年,在無數次的潮起潮落之間,台灣的海岸又產生了哪些改變呢?重返我們的島,希望回顧歷史,找出海岸的未來。
內容:
拿著十年前的紀錄,我們從淡水河口出發,環繞台灣海岸線一圈,沿途觀察比對幾個因為海岸工程,而導致海岸地形與生態變遷的故事。
首先來到淡水河出海口的南岸八里,很多人會來八里吹海風、喝咖啡、騎腳踏車,但是較少人會注意到在河口邊,有一個傳統的漁村聚落-挖仔尾,挖仔尾可說是大台北地區少數僅存,風頭水尾的小漁村,許多居民靠著耙文蛤來養家活口。
第一次看到漁民在潮間帶耙文蛤的身影,對比背後的高樓華廈,就像是一幅台灣現代版的米勒名畫「拾穗」,在城市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台灣首善之區的角落,還有一群老漁民依賴海洋的賜與,簡單的維持生活所需。
我們回顧1998年間的紀錄,當時這段海岸因為淡水河上游集水區興建水庫,以及中下游河段與海岸線大量採取砂石,導致這一段海岸嚴重侵蝕後退,隨著沙岸的退縮,傳統的經濟活動已經蕭條下來,耙文蛤的興衰史,反映了八里海岸的變遷。
不過,十年後我們再回到報導的現場,發現老天爺好像跟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資源豐富的潮間帶,成為沙丘草地,原來的淺灘,成為深淺不一的危險海域,當地居民面對熟悉的環境,一天一天的變形與陌生,在海沙埔一來一回之間,只能不斷的找尋適應的方式。
為何這段海岸在短時間之內,會有這麼巨大的變動,主要是因為台北港的興建,它的北防波堤就像一隻大手臂,往外延伸,產生突堤效應,把淡水河的漂沙都擋住了,八里的海沙埔回來了,但是南邊的海岸就得面臨流失的命運。
沙子原本就是流動的,但是當人介入了自然的變動,整個海岸生態系統都被破壞了,台北港港區的用地,完全以填海造陸方式取得,總工程經費超過千億元,未來除了要防治海岸侵蝕,港區可能也需要不停的疏浚,這些長期又龐大的維護經費與環境成本,是沒有被計算在建港預算內的。
另外,常常被忽視的,還有無形的文化成本,在一切向錢看的經濟發展思維之下,當地世世代代以河口潮間帶維生的漁民,也是被犧牲的族群,我們看到因為興建一座港口,導致一個可以養育後代子孫的永續漁場消失了,小漁村與文化也跟著崩毀,人與海相依存的圖像,會不會成為淡水河口的記憶呢?
離開了變動的八里海岸,我們繼續往南走,來到了嘉義好美寮。枯倒的木麻黃,橫躺在沙灘上,它們就像是一群捍衛海岸的士兵,雖然已經戰到剩下最後一絲氣息,仍堅守著崗位不願放棄。
好美寮海岸侵蝕的原因,除了上游河川的輸沙,被水庫、水壩、攔砂壩攔截,最主要的還是布袋商港惹的禍,防波堤截斷了北方的沙源,南方來的沙源又淤積在港口,如今港務單位每年編列約三千萬元的航道疏浚經費,來解決淤沙的問題,而另一邊為了留住沙子,祭出了消波塊和水泥堤防,縣府單位運用九二一地方重建的補助款,花費三億五千元,在好美寮自然保護區的沙洲上,築起一座長達三公里的堤防與消波塊,但還是無法挽救好美寮海岸,急速消失的命運。
對於這場海岸保衛戰,我們陸續做了多次報導,當地居民蘇銀添先生,也跟我們一起見證海岸的變遷,他認為應該回到源頭去思考,為何沙洲不見了,能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畢竟堤防及消波塊的運用,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沙灘流失的原因,除了河川上游的輸沙,被水庫、水壩、攔砂壩攔截之外,最主要還是布袋沿海綜合開發計畫惹的禍,首先是1984年與1992年的抽沙填海造陸工程,接著是布袋商港往外延伸的堤防,阻斷海岸沙源的飄移,雖然沿海綜合開發計畫 增加126公頃的新生地與一座布袋商港,但實際上,卻流失更大片的國土。目前 美寮海岸嚴重侵蝕的現象,已經危及內陸居民的身家財產安全。況且,港務單位每年必須平均再編列約三千萬元的航道疏濬經費,來解決港區淤沙的問題,而新生地也面臨土地下陷的危機,布袋海岸的開發計畫,成為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鮮活例子。
離開了好美寮,我們繼續往南,去看台灣另一個消波塊的奇蹟,高雄縣蚵仔寮海岸,來到高雄蚵仔寮海岸,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這些堆得跟小山一樣高的消波塊。從各式各樣的消波塊外型,就可以看出蚵仔寮海岸侵蝕的歷史,很難想像,在二、三十年前,這裡還曾經是一大片寛濶的沙灘。
從1970年蚵仔寮海岸興建水泥堤岸之後,三十多年過去了,海浪依舊威脅著這座小漁村,目前水利署已經在蚵仔寮海岸,放置了七萬多個的消波塊,這一片用二億多元打造出來的「黃金海岸」,就像一個消波塊的展示場。因為興建港口與海岸開發工程,讓蚵仔寮從一個靠海維生的小漁村,變成海岸侵蝕的受害者。未來還可能被迫退出危險區域,政府的錯誤政策,最後卻是由居民來承擔。蚵仔寮海岸的困境,讓我們得重新面對國土規劃的問題。
從1975年到2008年,水利署總共投入了162億元,進行海岸整治以及環境營造,不過我們的國土,仍一吋一吋的流失。目前台灣本島侵蝕最嚴重的區域,是從嘉義到高雄一帶,每年往後退縮約十公尺,而東部海岸也以每年一公尺的速度,慢慢往內陸侵蝕。
其實自然的海岸,加入新的人工結構物,漂沙就會被阻擋,而另一邊海岸就會因為沙源補充不足,而發生侵蝕,這就是所謂的「突堤效應」。目前台灣大大小小的漁港、商港、軍港共有兩百多座,平均約每六公里就有一座港口,港口密集的程度可說是世界第一,海岸與港口工程,一旦規劃不當,除了造成國土流失以外,也可能為自己帶來大麻煩,有些港口可說是台灣的大錢坑,彷彿永遠也填不滿,像台東的大武漁港就是其中之一。
來到大武漁港,首先看到的不是漁船出港的熱鬧景象,卻是三台怪手,火力全開拼命趕工的狀況,眼前就看到一座座的大沙丘,都是從港口內清出來的成果。
因為沿岸流的作用,大武漁港就像一座永遠無法完工的港口,出入的航道成為淺灘,漁港淤成沙港,長期處於不斷改建維修的窘境。1953年以來,政府已經為大武漁港投下了數億元的建港經費,但根據港灣工程專家的判斷,要克服淤沙的問題,估計經費可能需要五、六十億,現在呢,只能依靠著挖土機不斷的疏濬,勉強維持航道的暢通,漁民們也只能看天吃飯,自求多福。
港嘴清了又淤,漁民的怒火越燒越旺,2008年二月份,還曾經發起抗議行動,我們在拜訪漁民的過程中,再次遇到了十年前採訪過的船長,十年的歲月,船長的頭髮都白了,原本以為港口淤塞的問題一定會改善,所以把小膠筏換成漁船,沒想到還是錯估了政府與工程專家的能耐。
大武漁港就像是台灣港灣工程的活教材,讓我們看見了大自然的堅強以及人們對於海洋能量的輕忽。
另外,台東縣的長濱漁港,同樣也面臨港口淤積的問題,近年來竟然上演了一場漁港變成砂石場的荒謬劇,港區碼頭上砂石已堆積如山,港嘴邊沙子總是隨著潮流一堆一堆的滾進港口,怪手不停的趕工,好像永遠也挖不完的樣子。
但是台東縣政府,卻在這座幾乎癱瘓的漁港,發現了龐大的商機,因為從港區挖出來的砂石竟然成為高級建材,經過標售,立即獲得上千萬元的收益,但縣政府賣出砂石,一邊數鈔票的同時,另一邊的海岸卻因為缺乏砂源的補充,導致海岸侵蝕,而漁民們長年來受困於漂沙的問題,還是沒有獲得解決。
為了拉攏選民、拼選票,政治人物經常在選舉期間,允諾許多地方基礎建設,因此產生了許多選舉漁港、政治工程,但這些漁港工程往往是政治凌駕專業,導致屢建屢敗,成為永續工程,像花蓮鹽寮漁港已經蓋了17年了,當地漁民與海岸環境,都同時成為受害者。
花蓮鹽寮漁港原本是屬於細小礫石的沙灘海灣,當地有個小聚落叫做橄仔腳,漁民們的漁筏平時就停靠在沙灘上,但是蓋了漁港之後,自然美麗的海灣卻佈滿了大粒卵石和消波塊。
花蓮鹽寮漁港從1991年開始興建,不過因為附近海流強勁,外防波堤屢次被沖毀,沈箱也斷落在海中,阻礙了航道,而原本海灣上的沙子,因為突堤效應日漸稀少,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卵石,危及漁筏上下岸與進出沙灘的安全及方便性,多年來,漁民對於政府建造的「烏龍漁港」怨聲載道。
這麼多年來,我看著港口的碼頭、堤防,蓋好了又塌下去,甚至干擾了海岸原來的律動,現在南邊海岸已嚴重侵蝕,並危及台11線的路基,雖然港口南岸的沙子一天一天的減少,但港口防波堤北岸的沙子卻越積越多。
十幾年來,這一段海岸幾乎沒有停止變動,唯一不變的是,漁民的困境始終沒有解決,已經快七十歲的老漁民黃順德,告訴我們現在漁民每天進出港的標準動作,必須先清出沙灘航道的石頭,才能避免漁筏受損,另外還得依賴人力的協助,漁民才能出海作業或是才能回得了家。
鹽寮漁港的興建工程,至目前為止,前後已花費了近二億元,但還是失敗了。鹽寮漁港的例子,突顯了港灣工程的侷限,大海的能量,人們還是難以相抗衡,當漁民的港口美夢破滅之後,老漁民現在的願望,是 只要能夠回到從前就好。
為了改善漁民的作業環境,政府大肆增闢或擴建漁港,但是又因為漁港設計不良,或是沒有評估海象潮流的影響等因素,導致漁港淤積嚴重或是狀況不佳,無法使用,政府花費鉅資大興土木,不只破壞了海岸自然環境,漁民也沒有領受到政府的美意,再來看看漁政單位,最不願被人提起的老笑話,就是和美漁港與金沙灣的例子。
早期金沙灣是一片小而美的沙灘,1994年和美漁港擴建,防波堤往外延伸,金沙灣的沙子,就逐漸隨著海流飄進了港內,港口還沒正式啟用,淤沙卻已經堆得比泊船的碼頭還要高,建一個廢港又毀掉一個沙灘,四千多萬的港灣工程完全敗給這一粒粒的小沙子,為了拯救這座荒廢十多年的漁港。
繞行台灣一圈,發現海岸工程一旦選址出了問題,後果就像一場永無止盡的惡夢沒完沒了,在每一項錯誤之後,往往只能以新工程來作補救,但往往是愈補愈大洞。
當美麗的海灣蓋了漁港,當潔白細柔的沙灘放上消波塊,當台灣超過一大半的自然海岸,被人工結構物所取代,人們開始想念海洋以前的美好。
從2003年開始,內政部營建署推動「海岸復育及景觀改善」搶救計畫,第一年先選定了六個示範點,編列了七千兩百萬元,準備移除部分的人工結構物,之後每年都投下數仟萬元,只為了換回海岸原來的模樣。
但是要拋開築堤防浪的舊思維,挑戰的不只是海岸工程的決心,還有居民的信心。十年來,我們欣喜人們對於海岸利用的價值觀,正慢慢的在轉變,但同時也發現政府部門的許多作為,很令人憂心。目前在台灣各地仍有許多新的開發案與建設,像是深澳電廠的碼頭增建計畫、離島的港口興建工程,還有台26線環島公路的開闢等。
沙的流動,就像是海洋生命的一種輪迴,阻斷了沙的飄移,等於扼殺了生命的延續,當下一個十年,我們的海岸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側記:
十年,在人生歲月中是不算短的時間,但相較於自然界的形成歷史,卻只是其中的一小點,重回海岸,繞台灣一圈,有欣喜也有難過,看到久違的受訪者,頭髮白了,臉上多了些皺紋,但是港口淤積、出海困難等老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十年來,一樣的抱怨,說者無助,聽者無力,當然也看到有些海岸,慢慢的找回原來的樣貌,期待下一個海岸十年,再來到海邊,可以從心裡散發出一抹甜甜的微笑。
回應
Re: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重返我們的島-台灣海岸十年
太寫實了!沒料到我們的台灣以面對如此嚴重的轉變,令人感到不捨。:(
Re: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重返我們的島-台灣海岸十年
明顯站在資方角度立場的諸般設想,在因無能而來的經濟加速衰退恐懼中,且據此要脅而使不進則退的勞工權益,進一步地受到損害..如近來政府所放出最低薪資調整之記了號的風向球,向資方靠攏的不變傳統定律再次發威,從不為了真正的社會安定而進行較為廣泛.長遠..以勞工為主體的客觀想像,總是那麼一千零一套之解決問題的思想姿態
..又如果全面的整理外勞的政策..並改變外勞政商盤結交媾仲介公司之吸血利益的法理卑鄙常態 ?___ xxx , 別傻了..
..人性的貪婪是可怕的,所以需要法令的標準和規律來做出某種程度的安全控制?<joe 式之倒立的金字塔理論而來的民主管制原則..多數少數.簡單困難.傾斜的方向.目標對象的合理轉化..>___一個企業或一個人..既使賺再多的暴利,不代表他就會純真到不符趨勢潮流地與他人分享,"合理"分配到基層的弱勢勞工身上
..而在已開發國家裡面,本小小小島,在最低薪資面額這一項目,是不是又便利奪得了又一次難堪的世界第一的封號 ? 我們 的大有為政府永遠只能夠拿到這種下了詛咒的..金牌 ?
話說回來,即便如此,現存的法律尚應可提供底層勤力付出的賤種庶民一些些基本的保障
可是,在每一個自許進步團隊的實際作為裡看來,卻通常是形同具文裝飾,聊備一格之空中樓閣的層次..
在基層勞工的眼裡.. ..在景氣不好.工作難尋的年代中,苦民所苦,多麼隨便就會把"感同身受"掛上嘴邊..但堅決不會領到最低薪資的主事者,並不存有必須相應的敏感而且感情的主動,自行蘊釀了足夠的見識及智慧,去先行預計和照顧那在這愈來越不好生存的時勢裡,勢將更容易受雇主剝削侵害的勞力工作者,當仁不讓的跳出來捍衛其最基本的尊嚴..維持一個社會之基本安定局勢於根本的所在
..當這一大部分也許微不足道.不值一毛的人們,仍意願不辭艱辛地工作..尚未誤入歧途.走向偏端的時候
偉大的台灣島上,搞不清楚情況就急忙宣稱準備好了的政府..您到底準備好要做甚麼 ? 落井下石嗎 ?
以一些餐飲類工作為例 :
某 a ,因為報載之簡短的求職廣告,電話聯絡後,對方堅持面試時方告知相關工作細節,於是 a 從台北經過半天的 路程 ..到了三峽大豹溪的深山處,那以游覽車客源為主.佔地遼闊的某鱘龍魚餐廳,應徵廚助的工作
a 到了現場後方才知道,沒有午休,日工時10hr,薪資21000的待遇,除了廚房瑣事以外,還包括園藝.土木.打掃園區..等等事項,更重要的是這項工作是存有年齡限制的..
a ,想要作該工作,門都沒有..
____另一方面,誰叫他不會甩鍋快炒
某 b ,雖然廚房工作經驗不足,但過去的經驗,剛好可應付一般較簡易家常菜色之大鍋炒的自助餐工作,容易進入狀況
所以, b 在泰山明志路一段得到了一個這樣子的工作,該工作供吃住,沒有保險< 沒人在意的慣例>,實際工作時間8點到晚上9點,中間休2小時,卻常只有一小時..責任制,無加班費如此奇怪東西存在的餘地..而小老闆是一個危險的電腦高手,還要擔心個人資料被濫用
b ,不只炒菜還要顧油鍋炸一堆排骨.雞腿.魚..要送便當,洗炒台,洗方形油鍋機台.. ..並且要應付大小老闆對同一工作之不同調而顯苛刻的幼稚要求
b 的情況其實不錯,月休共有4天,一個月薪水22000+小老闆每天慷慨買煙請他抽
_____他不敢問,那些半天制,任意開價,同工不同酬的女幫廚們的薪水有多少..
某 c ,看報在吳興街269巷找著一個廚房打雜.甚麼都要會..煮麵為主的快炒店工作,他的老闆,在醫院附近的絕佳地段就有3家店,自助餐.羊肉快炒店與這家麵食快炒店,生意不是普通的好..並有多棟房子出租,近處的一個地方也供員工居住< b.c 和 d 所待過的店家生意都很好,忙翻了 >
c 工作沒多久就明白,事先已告知只有一點點煮熟麵經驗的他,為甚麼能 僥倖 地得到這一個剩餘的工作職缺,只因為老闆的鐵板預算為30000,原本要用兩個對拆成半天制之更廉價女工,來應付其他主要員工的休假問題,只是剛好 c 回答自喊的價碼夠低,所以才被錄取
可是,當 c 又發現,主要員工們的工作時間為am10--pm10不等但為12hr時,並且超過算加班< 當然按慣例,所謂加班不是勞基法的那種加班費的算法>,基本待遇都比他好的時候____c 的工作時間為am9--pm11,共14hr
如此的一個事實,使他忍不住地抓了個空檔就對另一個員工對此發了點牢騷,但想不到神經質態度驟變的老闆,晚上就以莫須有的理由把 c 開除..他30好幾第一次被開除,他,一個月休兩天,每天要上14個小時的班,空班2hr,他昨天空班還義務多做1hr,下班也最後離開
..老闆說他工作態度不佳
不景氣,再怎麼刻薄的工作,一拖拉庫的人搶著要做呢
某 d ,8/8號的中國時報,找到一食品工廠之駐廠人員的工作,上面難得地標明清楚的工作待遇: 33000的底薪+5000的全勤< 8/9.F6人事版仍有刊登,新加註工作時間為am2--pm8,中間休息5hr >
d 很開心,打電話去問,工作時間及其他需當面來談,於是,他大老遠騎著鐵馬跑到蘆洲復興路323巷處應徵,並心存感激的得到了該項工作,並不計較老闆模糊其詞的工作時間說明與其它,又或者月休2日有多大關係
上工日,星期天從凌晨開始工作到晚上, d 方清楚工作的時間及內容為何..
am2開始工作..將任意堆置於地上的幾百隻雞屍的頭剁掉,丟入2處大型不鏽鋼長方槽中煮熟..再放進抽取該是受污染地下水之兩對塑膠大桶內,逐次冷卻,並一隻隻將雞腳拔除.. ..完成時約快am10左右
早班 ? 在這階段結束時,可休息大概2小時,交予am8上班的人接手, d 新來的不知狀況,約休息1hr便繼續工作..後來同事說,人手夠的話,就可以固定am2與am8上班之兩組交換輪班..
中午12點多,吃飯時間10幾分鐘後,便無休息時間可言..剁雞..包裝..用大量的地下水沒效率的清洗廠房.. ..最後是3個人擠在冰庫中聽候沒準備的辦公室人員慢慢慢的指示,為公司直雇的攤商補貨..時間已經pm8:30了,終於可以吃飯了
真正的面對如此這般的工作一整天後, d ,仍有說有笑..心裡面則想,終於可以好好的存錢,這可是目前的他所能找到之最好最好的工作
..隔天,星期一,不用煮雞的日子,所以早上8點上班即可,但雜事一堆不可能讓人閒著..
可是,竟然就在中午清洗冰庫,移動重物時,好死不死,他腰部的舊傷之處又閃到了..這一回雖沒上一次受傷時那麼嚴重,卻也無法再繼續工作
d 對自己憤怒..而突然變得異常的疲累,茫然地留在宿舍房間內休息,而便當來了,辦公室人員連送一下都懶不願意.. ..等到pm3診所開門,才有點麻煩地將 d 载到蘆洲市銘泰診所自費就醫,打針止痛消炎..
就像前一天晚上報到時的冷漠一樣: O ..你來了,然後安排他在一個兩張床連他加進去3個人要住的房間,就把他隨便丟下..另一個同事休假午夜回來時,一臉的錯愕..只好跑去客廳睡沙發___所謂的員工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只是種廉價的可拋棄式工具..
就醫完回到公司, d 想他該是無法繼續從事此需長時間彎腰的工作,禮貌上也怕影響工廠人工的安排,於是,主動而愚笨的提出離職的要求,只希望可被多收留那麼一個夜晚,隔天一早,身體稍好點再離去
..誰知道,連這樣的一點要求都不可得,於晚上6點多,被趕離工廠:
"雖然沒跟你講明,但公司制度本來工作未滿一星期是不給薪的..看在你受傷的份上,老闆說給你1500.."
____1100+400作為這1天半,20幾個小時代價,清清楚楚,他說他真謝謝老闆的寬待與恩賜了哦..
..為了勞資間人情恩情浩然正氣的偉大付出,顯然有一些小事情必須拿出來討論一下:
(1) 一華食品有限公司---老闆為王匯豐--統編為80655141--報載地址為蘆洲復興路323巷68之4號;名片地址為323巷137之22號是工廠所在地址
該公司以低成本設備技術..高勞動力生產的塑膠袋封裝之油雞產品,竟是供應大賣場如家樂福販售的來源
並供應該廠旗下於北部傳統市場共20處以上的直屬攤位
..其低本高利的獲利情況..有否逃漏稅事實發生 ?
(2) 工作現場無持有相關證照的人員在場控管..未戴口罩及頭套..不符標準衛生作業程序
且以大量的地下水作為雞隻冷卻的水源,食品衛生安全情況勘慮
(3) 充滿油污及洗衣粉的垃圾污水,未經處理而排放,製造環境污染
(4) 法定的每週工時,週休1日半..只有諷刺奚落中小型企業中佔絕大多數的勞工的效用..一個工人被當作2個3個人來使用是常態..政府永遠必然的被動,視而不見,算是只為資方服務的傳統也是常態..
____如前文所述,如以最低薪資依勞基法來計算, d 應得的薪水為何 ? 同公司首批已作10幾天的同事薪水會是多少 ? < 有打卡紀錄; 有投保 ?>可以用報載的底薪33000依法下去計算 ? 月休2日是合法的 ?
..超時工作先挑明來說,並一概歸入5000元的全勤之中,沒所謂的加班這回事,是合法的 ?
..連鎖大型賣場該不該承擔更多的連帶的社會責任,對於其貨源的供應商之基本勞動狀況,食品衛生,環保設施..等等,讓政府建立標準規則,令有足夠或過分利潤的廠商,多受一方的社會規範 ?
....................................
工作幾小時休息多少時間的法定規則,到底是為了啥麼才制定的,擺著好看的 ? 而誰因此受到了保障,相對極少數的強勢勞工嗎 ? ..就像法律通常只保護有錢人,相同程度的意思一樣 ?
針對食品餐飲類或其它獲利佳的惡質資方,有效的解決方案或現有的管理規則..擺設懸掛在哪個小角落,光線照得到 ? 還是一開始就被灰塵掩埋了嗎 ? 真有這種東西存在於是間的可能 ? 小學國中的課本裡頭找得著嗎 ?
而當愈來越多人,每天賣力工作,超過10hr.12hr的時間被割離侵占,所得的日薪以法定8小時+加班下去換算,其實遠低於最低薪資的時候,請稍微了解推估一下下,這樣的情景可供怎麼樣子之社會發展的想像.. ..
人類本質的其中一項,是習慣於被驅使奴役嗎 ? 歷史必須記憶,而無所遁逃的代價最終該要由誰來支付 ?
在親資本重利的社會傳統裡,關於勞工的人權正義要得到實現的機會是如此悲情而困難嗎 ?
相關的議題,因為冷門而放大的表現空間,原本是無須耗費過勞的氣力,即可藉此累積創造可觀的政治資本,也其實該是非勢利雙面的牆頭草___是關鍵少數也不是的商人與地方角頭可堪比擬..只不過和切身利益無關,距離太過遙遠,又目光如豆,不習慣不熟悉有那麼一點點勇氣的付出..所以無從想像,沒有必要在乎
_____ 誰 ,能做第一個敏捷而穩健且遠見的"冒險"先鋒者 ? 早早掌握並創新全球趨勢之遠端的文明必要與可能..先行奠定堅固的基礎
這世界恐怕只有撿慣便宜的天才.天之驕子或啥的甚麼傢伙,才以為總有簡易的順風車可供追隨搭乘,才會傻傻癡癡等待乘風而起的機會,那自然就會自動地報到的那種順風局勢; 真正有本事.有眼光的人,視線所及,處處都可望見所謂 機會 的因子苗種..尤其是這塊枯燥荒蕪卻沃土的地表上,更容易沒有阻隔競逐地找尋到..從不好到好,改變,這如此嘴賤之外,何其創造性的根本作為..是多麼大大大地充滿著能量,多麼的無與倫比啊.. ...
這麼那麼聰明的政客們,竟然在正對的絕強方向中停頓腦部的有效運作,以致盲目到無法精準地去決斷和懂得..這 "改變" 2字在這小島上必須要存在的超神意義...與永無止境的邊際效益
___甚麼樣的包袱累贅無法馬上但必須要逐步清楚或創造性模糊的割除..甚麼樣的價值內涵和判斷,足以真正決定了政治生命其不朽的長遠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