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8
【崔慈悌/台北報導】 淡水河北側道路開發案一波三折!台北縣政府昨天召開紅樹林站至竹圍站段基本設計審查會,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以該案違反中央大眾運輸政策為由,行文表明反對興建立場,且不派員參加。環保團體隨後要求立即停止道路興建,使該開發案再添變數。
淡水河北側道路開發案是沿著淡水河岸興建,由於當初規劃目的主要在改善紅樹林與竹圍地區的交通狀況,推出後立即被當地建商作為淡海、淡水、紅樹林及竹圍一帶不動產建案的重要題材,週邊地區也推案不斷。
不過該案在推動過程中先是在地民眾與環保團體連署反對,之後因用地範圍發現文化遺址引發各界軒然大波。由於該道路工程跨台北縣市,台北縣政府昨天召開紅樹林站至竹圍站段基本設計審查會,要求台北市政府參與,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隨即行文表示反對興建,且不派員參加。
反對理由中指出,縣府規劃道路應僅為台2線拓寬時之臨時性施工期間交通維持道路,惟本路段全長4.7公里,其中2.2公里為高架路段,應屬永久性道路,且未來僅供私人運具小汽車通行,違背中央政府推行大眾運輸與節能減碳之政策,因此交通局「實無法同意。」
反淡北道路連署發起單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淡北道路開發案問題重重,不但有規避環評之嫌,道路規劃中有兩處經過捷運上方及地下位置,捷運下方的土質鬆軟,挖洞可能造成捷運安全問題,呼籲北淡地區整體交通建設仍應以發展大眾運輸為主,不要再開發這一條破壞河岸景觀與紅樹林生態的淡北道路。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