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8-29 * 工商時報 * 【張志榮/台北報導】
富士康(FIH)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56%,消息傳出後在昨(28)日外資圈造成震動。由於鴻海(2317)持股FIH比重高達73%,在業外貢獻衰減下,美商高盛證券評估鴻海第二季獲利可能只有136億元,麥格理資本證券也認為,鴻海下半年復甦力道雖備受期待,但短線先避開、等半年報公佈後再進場低接。
富士康昨日上午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獲利僅1.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24億美元大幅衰退56.1%,營收則小幅增加4.3%,由於財報表現不佳,使富士康昨日股價下跌2.06%。
從FIH昨日股價來看,由於外資圈sell side在其公佈半年報前,就已大幅調降獲利預估值,因此股價已先行修正。而FIH昨日早盤還一度維持紅盤、還一度有向6港元叩關支企圖,但尾盤仍是不支倒地,終場下跌2.06%、收在5.71港元。
儘管外資圈sell side先前也因FIH半年報可能不太好看、多少跟進調降鴻海獲利預估值(如港商德意志證券),但比重並不大,也意味著鴻海半年報仍有下修空間,連帶衝擊昨天股價表現,開盤後即一路走跌。在1.4萬張外資賣超調節下,股價重挫4.97%、收在162.5元。
瑞銀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指出,FIH今年上半年獲利1.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56%的幅度,顯然比市場最低預期的數據還要糟糕。若對照營收年成長率還有4.3%,顯示從營收轉化為獲利的能力極差,這從毛利率與營業利率分別由9.5%與7.5%,大幅下滑至6.7%與4.1%等數據可看出。
FIH上半年獲利遠低於市場預期的消息,昨天震翻外資圈,連對下半年基本面展望極具信心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博淇,都建議旗下客戶先暫時觀望(wait and see)。由於鴻海上半年獲利恐怕會比他原先預估的數據要低10%,應等半年報出爐後再買。
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也認為,受到FIH半年報利空消息的影響,鴻海短線股價表現弱勢將在所難免。假設FIH第一季與第二季獲利下滑幅度相同,將意味著他原先所預估的鴻海第二季獲利將有15%下修空間。他原先預估鴻海第二季獲利與第一季差不多,都在160億元左右,這下子恐怕只有136億元。
不過,金文衡與張博淇都認同鴻海「下半年基本面遠優於上半年」,也都相信半年報將是鴻海最後一項利空,這從7月15日以來鴻海股價表現分別優於台股與科技股達22%與17%可以看得出來,不改長線看好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