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特稿】
2008.08.19 02:59 pm
扁執政8年,實施過兩次金融改革,二次金改如今看來,算是一場不小的政治災難。各種來自前第一夫人直接下指導棋的傳言,甚囂塵上,如今新政府不能漠視台灣社會民間聲音。社會大眾普遍擔心很多政商關係盤根錯結,毀損台灣基本價值的人民,最希望新政府一定要查到底,因為二次金改背後,有多少祕辛,如果檢調單位一旦開挖二次金改檔案,不徹底查清楚,甚至「動搖國本」也要辦到底的決心無法達到,或者不說清楚案情,社會公義永遠無法彰顯。
當年陳水扁總統在一次金改完成之後的2004年10月,宣布二次金改限時限量的政策,表情及口吻嚴肅,陳前總統公開指示,辦不到的行政院團隊相關官員要負責,甚至下台,當年文武百官全都動了起來。很多不合理、走在法令邊緣的命令,讓二次金改爭議不斷,陳水扁家族海外密帳資金來源和二次金改的關係,近來備受關注。
回顧扁的兩次金改,2001年「一次金改」,降低銀行整體逾放,花了近1.4兆打消呆帳,堪稱達到「除弊」既定目標,各界評語不差,認為此舉阻止台灣本土金融風暴,避免台灣金融黑洞擴大,重蹈日本經濟長期遭金融泡沫遺毒拖累,一次金改經驗,讓扁政府再推「二次金改」。
當台灣金融產業體質逐漸獲得新生,2004年10月,陳水扁宣布將著手進行「二次金改」,由於二次金改主打金控家數減半,以及希望建立國家級金控,或者讓台灣金融業規模擴大,可以和國際級金融機構比美,二次金改,讓外界批評聲浪不斷,甚至有人提及,這似乎是大型金融金控、外資併購量身訂製。而當年很多法令更為購併官股而訂,例如中壽可以買開發,特別股可以當董監事,甚至有傳言,部長級人物被財團老闆告知,照做就好,上面已決定了。這些不公義的傳言,沒人會在檯面上承認,只是檢調單位要不要趁機一併查清楚 ,全民都在看。
【2008/08/1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