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年金政治學

2008/09/30

 十月一日國民年金保險正式上路。在全球經濟低迷、國民實質收入減少之際,年金時代的來臨固有助老人經濟安全保障,但背後公平正義與其引發的國家財政負擔,也值得關注。

 國民年金一路走來,政治斧鑿痕跡斑斑。國民年金法是去年八月經陳水扁總統制定公告;今年七月立法院在國民黨絕對多數的優勢下通過修正案。而此一重要轉折即在於國民黨主張讓國保與農保脫勾。修法的主張引發民進黨與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的譴責,主要的理由在於國保與農保脫勾之後,將繼續放任老農津貼永不落日,造成政府財政長期的負擔。

 台灣農民第一次走上街頭是民國七十七年,農保從七十八年開辦,政府以每個月約二億的方式補貼農保虧損,至九十六年一月政府約補貼一一○六億左右;而老農津貼從八十四年發放至九十六年二月止國庫已支付二八三五億,未來還會以每年五百億的速度累增。農保(保險)與老農津貼(救助)兩種不同制度性質,用老農津貼以補農保無老年給付的不足,形成農民特殊的福利混合體制。

 台灣以職域保險為發展基調,有其不同的時空背景及內在邏輯。勞工保險具有穩定勞動生產力的目的,軍公教保險隱含安定權力組織的效果,農民健康保險也不無成為當局者穩定社會的手段。社會福利政策也因而向來扮演調節階級落差、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功能,至於公平正義,則是可欲而不可求的政治口號。

 因此,當各方質疑國民年金要求家庭主婦等被保險人每月六七四元連續繳交二十七年才能得到六千元,而農保卻只需要月繳七十八元即可每月領到老農津貼六千元時,此一大家都懂的簡單數學,顯然不是年金數理而是年金政治的問題。

 農保的脫勾,讓原本的五五○萬人的國保納保對象少了八十萬人成為四七○萬人。社會福利政策反映出的是整體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代價與救贖,慈濟文化基金會在反省台灣農業發展時提出「…每到選舉季節就被當成政治籌碼的老農年金,以及只管發錢卻不花腦筋的休耕補助政策頗不以為然。農業變成『膿』業,老農年金不過是農人療傷止痛的OK繃」。這些聳動言論背後,真實的說明全球糧荒下台灣農業價值的重建仍遙不可知,老農年金卻成為代罪羔羊。

 現在包括家庭主婦在內的三二一萬人、已領勞保老年給付加保的九十六萬人、低收入戶及身障者約四十三萬人都因國民年金的開辦而獲得未來老年經濟安全的保障。這些加入國保的人,未來至少將有每月三千元以上可領。雖然這是一項弱勢保險、少數保險及柔性保險,違反社會保險大多數法則及強制原則,自然也加大未來政府所要承擔的財務風險;不過對於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國保似乎已成為最基本老年經濟安全保障的全民期待。

 近日來,金融風暴席捲各地,全球經濟陷入低迷,台灣勞動市場恐難免受累,國民年金適時的推出,對於弱勢人口似乎可以發揮相當的助益,如同美國一九三五年面對經濟大恐慌時所提出的社會安全法案一樣。換言之,在建立國民基礎年金制度上,我們用社會保險制的形式,卻以稅收制的精神加以面對,這已經不只是年金模式的學理討論,而是年金政治。

 台灣國民年金試圖朝向大家所欣羨的北歐普遍年金方向發展。但是北歐從一九五○年代以來所實施的公民權普遍年金,卻已經逐漸轉向成為選擇式年金,同時廢除將國民年金當成公民權的概念。

 無論如何,此刻,國民年金的實施代表台灣政治環境下最大的公約數。它滿足社會底層階級基本生活需求,照顧老年尊嚴,以及具有促進社會和諧的貢獻。畢竟身處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風險社會,國民年金制度已經成為堅守台灣老年經濟安全最後一道的馬其頓防線,這也是年金政治所不能忽視的。

 (作者為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