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8
2008-10-28 【陳碧芬/台北報導】
度過景氣寒冬,靠他們 ●景氣衰退、百業蕭條,六成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極度悲觀,但仍有自行車零件製造業等,受惠全球節能減碳風潮,目前還有不錯的接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景氣衰退、百業蕭條,台灣經濟研究院對廠商的實際調查,結果僅有自行車零件製造業、育樂用品業,反映目前生意還不錯、接下來的6個月也樂觀預估,此外,就屬通信機械器材,勉強覺得好,景氣寒冬的威力確實難擋。
國內的腳踏車代步風潮,果然讓自行車產業出現「逆向反轉」,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淼說,後面還有耶誕節禮物採購旺季,自行車及相關配件製造業,明顯受惠於高油價、低消費意願的今年主流趨勢。
陳淼指出,國際景氣趨緩和比較基期大幅墊高下,今年上半年廠商出貨表現保守,就訂單而言(非出貨),下半年原本是傳統的淡季,整體市場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必定持續萎縮,加上消費者對未來景氣信心缺乏,因此打壓到各行各業的預期獲利與營收。
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上游自化學工業、石化原料、塑橡膠原料、人造纖維製造業、化學製品、石油及煤製品、鋼鐵基本工業,中游的紡織業、紡紗業、織布、金屬建築結構及組件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工具機業、產業機械業,及至下游的成衣及服飾、印刷業、視聽電子產品,和服務業的銀行業、證券業,未來6個月,都將持續目前的產業低迷。
雖然業者普遍慘淡經營,台經院發現,冷凍食品、資料儲存及處理設備、機械零件製造業、一般土木工程業、保險業等業別,已反映出「再壞也不過如此」的平靜態度,認為現在已是業別谷底,未來半年,都將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