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模式 參與國際新途徑

2008/11/16

【劉尚昀/新聞分析】  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往往因兩岸激烈外交攻防,長年被拒於門外。但隨著兩岸兩會復談,北京政府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態度,亦從過去的全面防堵到現在互不否認,雙方互信逐漸建立,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似乎出現一道曙光。

 從甫公布的APEC與會經濟體名單,前副總統連戰以「中華台北」領袖、馬英九總統指派代表出席,馬總統官銜與照片也得以首見天日;到昨日AITIC同意台灣以「中華台北」成為贊助會員,兩岸似乎在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名稱上取得了共識,這些模式將可能是未來參與國際組織的途徑之一。

 從一九七一年聯合國決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取代中華民國代表在聯合國的席位,中國在諸多國際組織中取代了中華民國原有地位,此時台灣即開始研擬一個既有主權又不被矮化名稱。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拒絕使用帶有矮化意涵的「中國台灣」的稱呼,但也反對直接使用帶有台獨意涵的「台灣」稱呼,因此逐漸發展出「中華台北」的折衷名稱,往後奧會委員會名稱與WTO會員簡稱都沿用此一名稱,也逐漸在國際間形成共識。

 此外,中國二○○四年發布《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也表述,台灣地區在WTO中的名稱為「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為Chinese Taipei,中國翻譯為中國台北,但也默許台灣翻譯為「中華台北」,顯然「中華台北」模式是兩岸擱置爭議的最大公約數。

 若兩岸在名稱上有共識,放眼未來加入東協、WHA、簽署FTA似乎都可以順利解套,未來台灣能否更進一步以「中華台北」名稱爭取加入聯合國,更是國人關切重點。

 過去扁政府時代與新加坡洽簽FTA時,除了中國從中阻撓因素,台灣方面也堅持帶有國家主權意涵的「台灣經濟體」名稱,最後讓台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破局。

 馬政府上台後改弦易轍,選擇較務實溫和方式,馬英九也曾表態願意以WTO會員名稱,或簡稱「中華台北」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在兩岸復談後逐漸建立互信,「中華台北」是否能成為我參與國際組織的模式,有待觀察。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