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消費券對刺激台灣經濟幫助有限 根本問題仍在出口

2008/11/19

鉅亨網記者蔡佳容˙台北 2008 / 11 / 19 星期三 11:20

基於台灣經濟成長放緩,行政院昨(18)日宣布將發放每人3600元消費券,可望使明年GDP再提昇0.64%,然而外資圈多半不看好3600元能對經濟帶來多大幫助。摩根大通指出,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的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出口急遽下滑,並重申明年台灣真正的經濟成長率恐怕只有0.8%。

摩根大通出具給旗下客戶的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指標明顯走弱,台灣近期的總體經濟數據基本上也相當令人失望,根據貿易數字顯示,台灣出口總值 9月約衰退1.6%,10月則衰8.3%,已連續兩個月較去年同期呈現負成長。

由於台灣本來就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經濟成長放緩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出口;國內方面,近期的各項指標包括失業率上升、國內投資疲弱等都可看出經濟成長動能快速衰減,消費不振也僅是造成經濟放緩的多項原因之一。

摩根大通認為,出口疲弱、製造業營運不佳的問題已經反映在勞動和內需市場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失業率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快速攀升至4.12%,而9月份總就業人口的收入則大幅下滑,打破過去10年以來的紀錄。展望未來,儘管通膨壓力減輕有助於提升家庭購買能力,而政府也以消費券來刺激內需市場,但是出口疲軟還是將持續拖累個人收入成長。

摩根大通指出,台灣民眾信心已大幅下滑至2001年科技泡沫時的水準,下滑程度是二次大戰以來最為嚴重,在民眾沒有信心、不願意消費的狀況之下,政府才不得不使出發放消費券的方式。

而花旗環球證券也指出,消費券會對現金消費產生替代效應,也就是說,原本要使用現金消費的部份就會改用消費券,現金還是存起來,因此可帶動的消費金額有限。

在消費券所能帶動的經濟成長動能有限之下,摩根大通認為,政府未來還是會持續祭出一連串救景氣的政策措施,如擴大基礎建設、再度刺激消費等;而央行未來也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在未來的幾個季度內還會再降息1%。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