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蠻橫不回應 請馬總統聽聽樂生卑微請願的訴求:停拆樂生】新聞稿
「530的方案問題很多沒有解決,連政府自己承諾的都跳票,為什麼現在要草率動工?!」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08/11/27

昨日(24日)下午,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長期支持樂生運動的團體、學者及學生代表,至行政院門口陳情,針對政府保留樂生的承諾跳票,提出四大訴求。但是行政院僅派出第六組組長接見之外,代表接下陳情書後立刻掉頭就走,完全不願與現場群眾進行任何對話或說明。對於行政院的蠻橫態度,現場群眾感到十分憤怒,決定今日轉向總統府,求見馬英九總統。籲請馬總統正視政府跳票、樂生將變廢墟等嚴重的問題,並立即停止迫害人權、傷害文化的錯誤政策。

政府大跳票樂生變廢墟

本週二(11/25),台北縣政府至樂生院張貼拆遷公告,要求非保留續住區內的院民在下週一(12/1)前自行搬遷,否則,將以強制拆除的方式將院民迫遷。方案問題重重,如今竟然就要開工。

此保留方案中真正保留的「只有15棟」。依照目前施工計畫,政府劃定的「40棟保留區」當中,捷運局僅願保證其中15棟建物的結構安全,其餘25棟建物則架上圍籬阻隔為限制區,任由其在施工期間荒廢。住在15棟建物以外的院民,即將面臨家園被拆遷的危機。而原本承諾院民施工期間的聯外便橋也遲遲未建,院民出入院區時間倍增。

「反隔離撤圍籬」 架圍籬限制出入,保留區形同廢墟

施工圍籬一但架設,未來五年施工期,樂生院民、社區居民、以及各地來的遊客,都將被限制在圍籬外的續住區,無法踏入限制區一步。這道圍籬就像戒嚴時代樂生院內的鐵絲網,限制了樂生院民的人身自由,這道「保留區內荒謬的施工圍籬」,等於是對樂生院民的二次隔離。

過去五年來,樂生院內曾辦過音樂會、影像展覽、創意市集等各種文化活動,目前也有常設的「博物館」、常態的「文學講座」和「社區小朋友學校」正在進行。樂生院已經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創意聚落,保留區內設置圍籬,將扼殺目前生機蓬勃的樂生人權文化園區。我們強烈反對樂生保留區內設置任何形式的圍籬,樂生保留區施工期間應全區供樂生院民、社區居民與全國民眾使用。

「反廢墟定古蹟」 文建會放任工程破壞文化資產

保留方案定案至今已超過一年,文化單位為何始終未對樂生保留區進行古蹟指定?事實上,捷運局多次表示無法保證保留區所有建物安全,文化單位擔心樂生院舍若遭捷運工程危害,會衍生法律爭議,所以遲遲不敢進行古蹟指定的工作。文建會在樂生案上,不斷地自我閹割,處處配合捷運局的離譜心態,五年來沒有絲毫改變,如今甚至連政府自己劃定的保留區都不敢指定。

若沒有古蹟法定地位的保障,未來捷運工程損害樂生院建物,將不會有任何政府單位需要負法律責任。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表示:「這代表政府骨子裡不想保留樂生,自救會絕對不會接受,所有支持樂生保留的社會大眾也不會接受。」在文化單位將樂生保留區指定為古蹟之前,自救會不可能同意捷運開工。

反迫遷要家園 各界串連 堅持到底

昨日,許多社會團體、學者紛紛到現場聲援,面對行政院官員的強硬態度,現場群眾不斷喊著「絕對堅持到底」,並以歌聲為院民打氣。住在搬遷區七星舍的自救會副會長呂德昌阿伯說,他已經被政府逼到沒有辦法了,但是社會各界要做什麼,他一定支持。同樣住在搬遷區貞德舍的藍彩雲阿姨說,政府欺騙社會,她絕對不搬。

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說,樂生保留的成果是全台與國際的力量一起爭取來的,為了不辜負過去各界的支持,自救會絕對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過去曾在樂生院舉辦文化活動的各個團體,目前也重新集結,宣示未來將成立「樂生活文化聚落」,未來五年的施工期內,將不容許捷運工程危害樂生保留區的安全與使用權。

行政官僚體系怠惰籲請馬總統立即停止爭議方案

過去一年來樂生院民四處陳情抗議,仍舊面對官方相互卸責、推諉與欺騙的態度。如今,行政院放任此方案草率開工,不但沒有介入處理,面對院民與學生卑微的陳情,竟不給任何的對話空間。現在樂生保留仍有許多爭議尚未解決,盼馬總統願意傾聽樂生的聲音,立即責成行政院、衛生署與樂生院民、社會團體、學者專家代表協商。並在此之前, 先行撤銷拆遷公告,承諾絕不強制拆遷。

我們的訴求: 一、 樂生保留仍有許多爭議尚未解決,政府應停止拆除樂生

二、 依法指定古蹟前不得動工 三、 院區全數供院民安全居住 四、 保留區內不得架設圍籬 五、 先搭建對外便橋再行施工

新聞聯絡人:林同學0972-332812

發起團體:樂生保留自救會、國際愛地芽協會、青年樂生聯盟 聲援老師、團體: 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中原建築系教授喻肇青、中研院民族所丘延亮、溪洲部落後援會、三鶯部落自救會、看守土城看綠聯盟、人民火大聯盟、樂生社區學校、樂生圖書館小組、樂生手創博物館行動小組、樂生文舍、樂生講堂、樂生焦慮症候群、樂生共和國文化資產守護隊、音樂生命大樹下行動小組、柳春春劇社、海筆子、苦勞網、國際勞工協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台灣綠黨、綠色陣線、大澳山愛鄉協會、洪雅書房、台灣社會論壇、青年九五聯盟、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TIFA)、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性別人權協會、同志諮詢熱線、滬尾文史工作室

活動日期: 
2008/11/28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