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報告:台灣漢生病人權與文化進入最嚴冷的寒冬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08/12/03

今天我們很遺憾地,必須在在此刻向全世界宣佈,今天是樂生台灣漢生(污名稱麻風)病人權與文化保存運動最黑暗寒冷的一天。

今年七月我們推動立法保障人權運動,有所嶄獲,我們以為黎明將到,「人權與文化」都能保障,沒想到此刻法條只是一張紙老虎,官員警察視若無賭,要蠻幹,還是照幹。

今天早晨「人權與文化」,可說幾乎被500名警察迫遷全數院友,以及捷運怪手開始拆除六棟古蹟,幾乎粉碎。

六年前樂生裡面還有四百多名終身因麻風病被隔離的老病友,這幾年因為捷運建設一再逼遷,已死亡超過一百五十位,現存在二百六十多人,也在今天,最後幾位堅持不搬的藍彩雲,林卻阿嬷的家,被五百名警力攻殲斷水斷電,幫捷運局達成全數逼遷病友,今天宣誓開工的目標。

我們必須沉痛向全世界宣佈,台灣麻風 (漢生)病人權運動,今天已經陷入最黑暗寒冷的嚴冬。

今天一早,二百位青年,教授人陪著老病友用盡所有力氣,用肉身挺檔警力催逼。力氣耗盡,但是最後,所有人被5百名強勢警力像抬山豬一樣扛走,全部用警備車載往林口荒山野放,警察以層層警力包圍院區禁止媒體及聲援者進入,把所有病請君入甕趕到數十公尺邊緣的頂坡角山頭,怪手開始拆除暨定拆除六棟房舍,院區被用一層又一層鐵絲網圍離包圍封鎖。

一位外省伯伯用他微弱的聲音表示「看到這些包圍我們的圍籬怪手,我覺得好像民國39年剛被抓進樂生院當時,這裡全面隔離的槍彈鐵絲網沒想到國家立法,我們卻得再次被隔籬。當時我們痛苦的呼喊聲音從未能傳出樂生,今日所不同的是還有年青人為我們發聲。」

樂生院這場運動抗爭已經十年了,由於過去社會對於麻風病人的污名與岐視,欺壓,多年來樂生病人及聲援者走上街頭到處陳情,一回又一回多被政府部門置之不理,拒絕溝通。今天我們看到媒體報導,依然採用捷運局說詞「消耗社會成本已30億,阻礙100萬北市民通行」把捷運局拒絕變更設計的社會成本推給樂生這場漢生病「人權與文化」運動,非常心痛。

樂生保留六年運動,院民到處陳情,聲援者包圍行政院,總統府,數千人權文化支持者大遊行。這幾年運動,試圖在藍綠政治地方利益分贓夾殺之下,期望讓外界瞭解真相,正義聲援,但今天我們卻是徹底失望。

民進黨過去的運動,在當時社會對抗威權腐敗黨國政權,得到多少烈士犧牲,民眾聲援。但是當他們得到政權時,我們這群新生代的社會運動者向他們呼喊社會正義與支持時,呂秀蓮說「國家建設您們賠得起嗎」,蘇禎昌也說「國家重大建設必有犧牲」最後決定維護藍綠地方派系既定利益,而在2006年決定以530案結案。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過去當立委時,樂生漢生人權立法聯盟也多此造訪,但她也從未出面回應,未協助我們以立法排除樂生困境。前一陣子野草莓學運她出面為沒有修集遊法道歉,今日「樂生院慘案」警察更是執法過當,私闖民宅,迫害人權,她是不是該代表過去的民進黨向樂生社群道歉,或改以全力挺樂生,補救錯誤。但我們預料,蔡主席並未從失去政權得到教訓。我們這群樂生世代也不敢期待,只能誓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共同努力。

回過頭看樂生今天,怪手圍離迫遷病友,面對「人權與文化」今天媒體畫面播出怪手剷下古蹟,病友全數被趕到小區域17棟續住區鏡頭,樂生自救會用盡力氣呼喊社會正義,捷運局把多年過錯推給運動。台灣社會聽到看到如果真的因此倖倖然,毫無感覺,也無遣責,我們會憂慮,媒體把大眾養成熱衷政治,護擁藍綠,但是卻顯少人真正關心台灣這塊土地。

面對藍綠共同建構的新威權社會,樂生世代試圖以肉身抵擋暴力,這幾年我們雖然從未放棄抗爭,但我們始終要求理性和平對話。這場運動並沒有讓「人權與文化」因此伸張。是我們此刻最沉重的痛。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我們只能說要看社會還期不期待這樣堅持之聲?

阿伯阿嬤看到怪手開始拆屋,九年前的景像今天再次讓我們看到。當年要拆前幾天馬市長還跑來送粽子跟我們說「真歹勢」今天,他當總統我們要求見當年副市長現在衛生署長葉金川出面對話他卻不敢來。政府說這裡要規劃漢生園區,但是捷運這幾年開工,我們被圍釐隔籬,根本享受不了。

主題: 

臉書討論

回應

因為每個人都把文化古蹟當成手段,連樂青也是。挺樂生的論述幾乎都把文化遺產價值附加到人權與續住權之上。所以從媒體到衛生署到新莊市民,都覺得那就給院民錢,給他們新大樓住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保存舊院區?我認為直到最後才以古蹟當論述主軸已經來不及了,更是一種操作。

所以最後一刻突然大談文資保存,讓我傻眼。之前都是把它當成資料討論,而非運動主軸,所以古蹟的討論就整個被邊緣化,文章內容抄來抄去,更缺乏從新莊文史到台灣醫療史的深入討論。只有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能讓人感受到樂生院保存的重要性。

我這2年看樂生論述,整個忽略新莊人的看法與溝通,以致新莊人認為就已經很照顧院民了何必抗爭。以致於整個樂生運動中看不到新莊人的影子。這跟台灣其他地方抗爭(比如惠來遺址)由在地人以文史/地方認同出發大不相同。應該先跟在地人宣傳樂生院的文化重要性,他們自動就會出面保護,而不是冷眼旁觀。

我覺得樂青做很多了。事實上從人權與續住權出發也沒錯,只是問題就只能聚焦在這裡。也所以可以觀察到,官方都強調對院民的照顧,巧妙的把焦點放在:就已經花費很多錢要來照顧你們了,也保留好幾棟院舍了,那為了新莊人的交通,徵收土地又有何錯?全台灣都這樣啊!

依法文建會可以介入逕自指定古蹟,只是實務上指定之後通常古蹟的位階就是國定,就必須花錢完全修復。所以文建會通常會避免指定國定古蹟以免經費不足(台北例外。其他的如高雄的就幾乎不修)。當然文建會常藉此把球丟給地方政府,到時修繕管理就是地方政府,與文建會無關。

還有一個,實務上地方文化局或文建會除極重要(例如中正廟)之古蹟,幾乎都由業主(重點來了)主動申請。如果樂生一開始是向北縣文化局申請,也許是衛生署覺得樂生院在新莊,順勢跟縣政府申請。謝長廷曾指示行政院列暫定古蹟,也可能是行政院交縣政府開審議會。這都沒人提,我也想知道整個流程是怎樣。

另外,非業主也可以向地方政府或文建會填表申請古蹟鑑定。通常這兩個單位都不會鳥你,不過透過民代去申請,通常也就會請專家來開審議會。做出來的決議通常會被尊重,然後就指定古蹟。我記得樂生院有審查過,專家認定應指定古蹟。後來文建會與北縣如何處理就不知道了。樂青的訊息也幾乎不提這些流程。

所以,若文建會與北縣政府不理會專家審議之結果,那也可以透過民代再次申請古蹟鑑定如果這兩個單位再擺爛,那就可以每天去文建會前絕食抗議,逼文建會執行。但我看樂青似乎都沒照政府流程在走,只會喊指定古蹟是沒有用的,因為文建會依法可以不理你。但你去申請她就必須回應。

看到樂生老人,聲援學生十年奮戰,這幾年六步一跪遊行,對比當年民主運動,都石頭,丟棄油她們可以説是非常自治,節制,理性的年輕人了,這幾年味了喚醒社會關心,努力辦音樂會,戲劇表演,與國際串聯,辦社區學校,如今社會對他們是這麼冷漠,看起來真讓人心疼,心痛。這些年輕人這麼努力,卻喚不醒社會正義,我看今天已經不僅只是樂生病人的寒冬,更是台灣社會的寒冬。

如果說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讓人人自掃門前雪,這樣社會更是悲慘。
捷運局就是利用這樣大家想恢復經濟,有捷運的心理製造社會壓力。
台灣社會的未來,大概就是這樣了。

to coolfu:
對於你後面所說的申請古蹟之事,也許可以參考這邊: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9628812

我想不是不按程序走,是根本被當皮球踢來踢去。

這幾年在台彎社會的氛圍就是政治決定一切,以前還高喊社運,社改,社區營造,這幾年這些活動都停擺了,人民力量,在民進黨執政初期還算有力量,有活力,但319子彈之後,社會的發展又在退步,民進黨最後栽在貪腐,對比國民黨的一黨獨大,獨裁,變成五十步笑百步,而人民就變成政治夾殺的祭品。樂生剛好是在319後逐漸推動的運動,當時聲援者隱約感到台灣政治分贓風氣的抬頭,甚至說從樂生讓我們年輕人活生生感受到社會的貪婪。我們對抗的就是這樣分贓的政治群體。

難怪幾年的陳情,抗爭,都無濟於事,這場人權與文化的意識裡面,浮現的就是新生代,野草莓般不願意被政治收編的性格。如今運動遭逢的寒冬,無論樂生,或是民主紀念館前熱情學生的靜坐,都不難看出來,永遠就是那伊小撮人。民眾寧可選擇,徹夜配合政黨活動,但就是不願意聽聽這些弱勢者弱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