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雲林北港(自由作家)】 每當經濟景氣下滑,民間必有檢討公務員薪資制度的聲音出現,廣大公務員則必不服氣而回駁:經濟景氣上升時,公家薪水又沒調,下滑時何必找公務員開刀?
依據我國法令,國家考試是單一且集中的文官選拔管道,只要通過筆試為主的考試,公務員就有國家當靠山。這種重視「終身雇用」與「好退休」的僵化文官體制,恐怕正是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評比,政府效率總是落後民間活力的主因之一。
首先,「永不失業」讓偷懶的公務員也可苟安占位,而綁得死死的組織員額法令,沒有人離開組織就不能有新進人員,當然就排擠了後進優秀人才。
再來,以筆試為主的考試當做單一的公務員取才標準,不但過於封閉、且更造成文官體制和民間的交流鴻溝。況且,就算國家考試的內容可以代表當事人的能力,許多公務員一當就是二、三十年,當年國家考試所考的科目也早已過時。以一次性的筆試,就決定終身雇用並負責照顧其退休到老死,有哪一位老闆會做這樣的傻事?
如果國家能夠開放多元取才管道、讓公務體系與民間人才交流,並適當調整「永不失業」的終身保障制度,相信文官體系將成為社會進步的推手。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