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08.12.17 02:14 am
兆豐銀行長期投資水位跌破300億元,是交通銀行、中國商銀二合一以來新低水準。由於景氣復甦需要時間,預期兆豐銀明年長期投資部位可能持續縮水。
此外,由於兆豐銀庫存15.96萬張開發金,政策指示不能賣而成為「不動產」,也讓兆豐銀在上半年開發金漲到15元以上時,錯失處分利益17億元以上的「好康」。
兆豐銀原本長投水位約330億元到340億元,每年兆豐銀會視市場與投資標的公司狀況,處分部位實現獲利,同時也會尋找新投資標的,長投水位有進有出,但多維持在300多億元。
不過,兆豐銀在今年上半年股市走多之際,順勢處分不少投資部位,使得長投水位下降;尋找新投資標的卻遭逢景氣急速反轉,考量風險因而一動不如一靜,使得長投水位出多進少,剩下約290億元,為合併以來新低。
據指出,兆豐銀的長投結構以科技業為大宗,過去交銀時代一年處分獲利貢獻銀行可達三、四十億元,至於上市金融股庫存部位,在出清國票金之後,只剩下開發金。
今年上半年股市大漲,開發金一度創波段高價15.45元,但是兆豐銀的開發金卻動彈不得,否則當時若逢高出脫,每股賺超過10元,還能彌補兆豐銀因為金融海嘯衝擊的損失。
兆豐銀行在交銀、中銀二合一之下,成為商業銀行與工業銀行的綜合體,既有商銀所沒有的創投超大部位與業務,對投資標的的持股上限,也比工業銀行法的規範 20%要鬆,這是因為兩年多前兆豐金為了爭取兩家銀行合併,主管機關特案准許繼續沿用原本交銀條例的優惠,但是對於整個長投水位設限,合併後不得高於合併前夕的水位。
也因此兆豐銀的長投水位340億元限制,已經比過去交銀高峰期可達四、五百億元要低;交銀在出清金雞母聯電後,投資水位也降到400億元以下。
【2008/12/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