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為併而併 要求自主經營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08/12/18

關於日前報載,兆豐金正重新評估與臺企銀合併案,並將成為「三次金改」之重大指標,臺企銀工會與兆豐銀行工會認為,兆豐金片面重新評估,不僅無視當初認為不宜與臺企銀合併的時空背景,更是漠視兩家工會皆要求獨立自主經營之聲音。對這種完全忽視兩家工會意見之作法,兩家工會皆提出強烈質疑與嚴正抗議,並重申反對為合併而合併的立場。

臺企銀工會自從三年前罷工後,就持續不斷透過不同的場合,向政府主管機關表示中小企業是臺灣經濟發展及穩定社會就業之重要支柱,目前金融機構僅剩臺灣企銀是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環顧周遭國家(例如:日本、韓國、中國、俄羅斯、新加坡)亦均設有輔導中小企業之專業銀行。馬總統在競選時提到「將避免金融機構大型化後,忽視弱勢權益,使得中小企業及弱勢族群更難取得資金」,且其金融政策白皮書上也承諾「政府每年編列100億預算,挹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資金」,而今金融機構及各產業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均嚴重受創,此時重提合併案將陷馬總統於輕諾寡信之窘境,影響社會觀感,更喪失政府日前所提「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之立場。

兆豐銀行工會則不僅於94年底兆豐金宣佈要併購臺企銀時,發佈數次新聞稿表示反對,且認為兩家銀行各以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見長,業務內容看似互補,卻不見得會因合併而產生綜效。此次金融風暴的經驗與教訓顯示,金融機構大型化後,易因內部風險控管不夠周全,事權不統一而產生經營問題。服務大型企業與服務中小企業,所需設定的風險控管系統、作業標準以及應培訓的專業人才各有不同。若貿然強制合併,銀行勢必只能採行一套系統,倘採行兆豐的作業標準,恐將不符原臺企銀中小企業客戶貸款之考量,也造成員工處理業務上的不適應。屆時恐不但不能達成綜效,兩家銀行反因各自擅長業務之不相容而產生相互抵消作用,進而損害原本的利基。

兩家工會認為,臺企銀之營運狀況,端賴政府是否能夠正視中小企業之金融服務需求,扶植一家中小企業專業銀行,配合政府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與專業的金融服務。兆豐金的經營策略是以拓展海外市場為主,而臺企銀勞資一心皆希望朝向獨立經營的方向前進,不該勉強臭湊合。

當初兆豐金奉命合併臺企銀案,分明是扁政府為了美化「二次金改」的目標達成率,而倉促配對的合併案。如今既已無這樣的政策考量,實無需再堅持下去。政黨輪替後,主其事者若仍只想為促成超大型銀行之政策目標而盲目推動合併,不問企業之自主經,難以令當事者心服,更令社會大眾側目。政府扮演之角色錯亂,又不採納民意,如何冀望金融市場得以穩定、健全發展。

新聞聯絡人: 臺灣企銀工會理事長林萬福0928537171兆豐銀行工會理事長蔡秋發0936869156

主題: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