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農民所得 農村才能再生

2009/01/12

台灣農村為何是那麼的凋敝?這個問題該如何來解決?農村再生條例主要欲借助於「土地活化」,也就是企圖將「農業用地變更為建築用地」,但這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有否可能反而讓問題更加的惡化?

我們認為台灣農村凋敝的根本原因,乃是在於農業及農地的多元價值長久以來都被嚴重忽視了,致使這些價值並沒有如實反映在農民的所得當中。農業及農地的多元價值包含了什麼?這就是老生常談的「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價值,而它也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及農地政策的主軸,但是,遺憾的是,這個三生價值並沒有充分體現於農民的所得裡。

例如,農業及農地提供了重要的環境生態價值,它涵養了重要的地下水,農作物吸收二氧化碳,也相對釋放出許多的氧氣,但是農民有因此增加所得嗎?沒有。又例如,農業及農地已經是重要的文化景觀,許多都市居民喜愛於週末假期到農村享受田園風光,但是農民有因此增加所得嗎?除了少數休閒農場經營者外,大多數農民都是沒有的。

至於生產價值有否受到重視?答案也是讓人失望的。《無米樂》昆濱伯故鄉所種出來的頂級稻米,「一斤米的價格竟然比不上一瓶礦泉水」!這是何等強烈的諷刺,而這是政府長期以來低糧價政策所造成的結果。總之,農業及農地的生態及生活價值無法經由市場機制來體現,而政府為了穩定物價,又是刻意壓低糧價,兩相夾擊下,農民的所得因此陷入於萬劫不復的境界。

但是,國外的經驗卻非如此。縱然是在WTO體制內,歐盟許多先進國家都費盡心血,直接對個別農地進行補貼,因為農業及農地有生態及生活文化的重要價值。舉瑞士為例,在二○○六年,瑞士的農業直接給付占農業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七,約為新台幣七五○億元,如此龐大的財政資助,使得二○○六年瑞士河谷地區的每一農戶獲得的直接支付約為一二○萬台幣,在高山地區平均每一農戶獲得的直接支付約為一四○萬台幣。反觀台灣,我們又直接支付了多少?

其實,土地一直都是活的,所沒有活化的,是農民的所得!如今,許多農民已經窮得僅剩下土地了,將他們的土地「活化」成建築用地,會是對他們最有助益嗎?若他們把土地賣了,還會剩下什麼?讓他們保有土地,並細水長流地活化他們的所得,這是否才是正途呢?

---- 作者皆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http://sjhsu51545.blogspot.com/ 1/12發表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專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12/today-o1.htm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推動農村再生後對台灣農村的助益,誠如彰化縣大村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郭俊銀所說:
以前平和社區跟大多數社區一樣不知道願景在哪。過去公部門的政策缺乏整合性,讓我們這些工作者常疲於奔命四處申請資源,也沒有人力培訓的養成制度。後來與農委會的試辦計畫接觸後,透過社區內部開會,慢慢討論出願景,一步一步走過來。
社區剛開始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後來參加了水保局的培訓計畫,慢慢的討論出屬於我們的願景,「一鄰一景點,家家戶戶是花園」就是這樣討論出來的。
透過這些機制,社區的每個人都動了起來,以前失落的人情味找回來了,又慢慢找回尊嚴與對社區的認同感,這些正面的思維,報章雜誌並沒有報導的。
這個計畫另外提出社區公約訂定機制。我們社區也配合約定、自行管理,社區公約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我覺得這就是農村意識的形成。

打造富麗新農村,為你我養老做準備
台灣〝美麗島〞實施週休二日制後…..每逢週末喜歡出外踏青的人變多了,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週末…難得的假日怎麼可以閒在家裡呢!

所以去年我就準備了一台可以陪我全國走透透的腳踏車,開始進行週末健身休閒的健康之旅,每當我要騎著單車出遊時,都會希望找到一處,沒有像觀光聖地那種吵雜,沒有像都市道路那麼多車輛,空氣優視覺佳的好地方,而讓我走進了農村~~~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社區有台北縣磺潭社區、苗栗縣外獅潭社區、彰化縣平和社區等。

北台灣萬里鄉磺潭社區,是個躲在深山中,需靠有緣人發掘的絕色美女。蒼山綠谷、流水清澗,還有一群為社區努力不懈的”憨人”。走在磺潭社區,對於美麗的溪畔公園、規劃完善的自行車道、溪流清澈的溪流生態休閒公園社區,這些秀麗的農村景緻,你會興起想在這裡住下的念頭。聽著社區理事長––張理事長訴說著,改造磺潭社區的歷程。

騎著自行車在苗栗縣外獅潭社區,是幸福的一件事,徐徐涼風,農野風光映入眼簾,許多不期然的驚喜!有水車及花田可以看可以體驗,也有人摸著蛤仔,在這兒可以找回兒時記憶中的農村場景。

彰化縣平和社區有一條特色河溝,其河溝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但當我看到長長的河溝裡,有著社區自創的「平和號環保船」時,體會到農村社區的可愛又溫馨的一面,他們運用環保船由社區居民自發性的清理污泥及垃圾,而河堤兩側亦有社區獨特的甕牆、紅磚牆,值得讓你我慢慢去體會。

走入農村社區,體會到它的美、它的好、它的改變感動了我,也讓我關心起農村,並對農村新聞與話題開始激起興趣,看來近期最夯的議題則是「農村再生條例」,許許多多的文章敘說著該條例的負面論述,但是否有人從農村社區的生活面去思考過呢?請問….有在農村生活過嗎?有考慮過農村的道路或排水不佳的問題嗎???在生活上這些功能都是必要的,又或者你有考慮過,因子孫出外打拼沒心沒力顧好家園,造成社區閒置空間的死角等等,曾經有位學者提過:「農村社區要改變是必然的,而為了農村社區的環境改善,水保局農村再生條例為改善農村環境優先踏出第一步」,這說法我認同,大家都知到農村社區是需要有所改善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假設性或推論性的說法,停滯農村社區營造的工作,我們還是要先踏出第一步,逐漸打造富麗新農村,保留一處你我都願意居住養老的淨土。

任何事都有其正反兩面,兩面的論點總會有其信仰的群眾,比如說:對於老一輩的農民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純樸生活的具體寫照,其閒暇休憩之處可以是大樹下、可以是廟口埕,也可以是左鄰右舍的亭仔腳;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連偏遠的山區都有網際網路,資訊多元且取得容易,在這樣社會條件下,相信新一代農民對生活環境品質的需求,應不至於如此簡單。因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經濟條件較佳的農村社區,其傳統合院建築逐漸被一棟棟的現代水泥建築所取代,庭院的紅磚也開始全面鋪上水泥,一棟又一棟的現代化建築,座落在原本未經規劃的社區建築紋理之上;至於經濟條件不佳的農村社區,則因為人口逐漸外流而導致建物逐漸頹圮、倒塌。全台灣農村經濟條件及社區組織有好、有壞,對於有些經濟條件好、組織健全的社區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環境品質,我們是否也應該讓他們有法可循,突破目前農村社區環境發展上的困境;對於人口外流且日益頹圮的農村社區,是否也該做些事情來解決環境日益頹圮的問題。

各界先進對於先從農業發展或是農村環境品質的提升開始做起之討論,就如同在討論雞生蛋或是蛋生雞的問題,似乎很難找得到定論;請大家容許我先做個假設,假設政府先全力投入農業生產與產銷環境的改善,而且成果斐然,想當然爾會有相當多的人力回流至農村,但就國人以往的習性,當他開始在賺錢的時候,你來請他參與改善社區環境,相信大多會得到這樣的回應:「等我賺夠了的時候再說吧!」如果先從環境改善先著手,當然也同樣會落得:「先顧肚子,再顧佛祖」之譏。因此就筆者的認知,其實農村產業發展與環境品質提升的同步進行,應是並行不悖之事,農業發展既然已有農業發展條例的法令依據,農村發展當然需有農村整體環境發展之法令依據(如農村再生條例)。

最後,就筆者理想性的看法,未來如果可以透過農村再生條例之執行,讓鄉鎮市公所有發揮其角色與功能的空間,相信對台灣社會未來的整體發展具有莫大的助益;與社區關係最密切且距離最近的政府單位就是鄉鎮市公所,如果無法讓公所發揮功能,單靠縣市政府或是中央行政單位的推動,政策是無法具體執行且得到設定的成效。再者,政府不能只要社區自提作法,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相對也需對所轄之地提出整體發展策略,如此公、私部門之間才能發展出較佳的互動關係,讓台灣社會朝向一個良性的發展。

沒有人會否認,在台灣農村有許多陳疴問題亟需政府協助,這不是只靠農村本身力量就能解決,還需要願意支援的行政機關與熱情的農村營造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有初步的成果,雖然每次改變都是一小部份,但相信參與過的農村都不願錯失這一次機會!因為他們相信,農村再生很可能是未來台灣農村突破的契機,也可能是浴火重生的轉機。

相信農村再生的成功決定於農村居民思維的改變及自主力量的展現,更深信若能落實農村再生的真正精神,農村居民不僅會產生自信,也會了解自己的能力,持續展現更大的農村自主力量,來捍衛並延續在地農村生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