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家一夜撤逃 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或將蔓延

2009/01/22

2009年01月22日06:09  來源: 我有話說 查看評論(1) 好文我頂(0) 第1頁:並非個案 第2頁:或將蔓延

  2008年,僅青島一地的外資非正常撤離就涉及2.6萬人,拖欠工資1.6億元。IC圖

  上海尚佳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蔣祖蓉律師去年接了一個案子,一家台資公司將浦東一處寫字樓租給了一家經營醫療器械的美國獨資公司,但不到1年時間,這家美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不見」了,而沒有結清的租金包括違約金有200萬元左右。

推薦閱讀 [播報中]國家統計局發佈08年經濟數據:08年GDP增9% 新醫改或三年投8500億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演說(全文) 北京房價漲幅連續9個月回落 雅戈爾金融資產一年內縮水100億 英國媒體稱英可能面臨國家破產 福布斯:文萊蘇丹居王室富豪榜首 2008財經風雲大片 09操盤手冊   該台資公司發現,這家美國公司並沒有註銷,營業執照也還在,但就是「找不到人」了,並且也沒有留下值錢的資產,只剩下了些辦公用品,評估下來價值只有50萬元。無奈之下,台灣公司只好將美國公司告上了法庭。此案2008年5月立案,7個月後判決,但在執行的時候遇到了難題,最終台灣公司只能拿回辦公用品。

  據蔣祖蓉介紹,在代理這起案件的時候,她瞭解到,這家美國公司還拖欠了員工的工資,估計也有上百萬元之多。只是員工們並沒有過多追究此事,紛紛另謀出路。

  在昨天由上海市律師協會召開的「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的法律問題」研討會上,蔣祖蓉講述了自己經手的這一案件。事實上,這種「人去樓空」、「一夜蒸發」的外資非正常撤離事件,早已不再新鮮。從珠三角地區到山東等沿海省份,近來都出現了不少外資企業「半夜逃跑」的惡性撤離現象。昨天的研討會上,上百位來自外資或者法律領域的專業人士探討了當下的這一熱點問題。

  並非個案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外資製造業處副處長徐建華昨天在會上表示,與山東、廣東相比,上海此類個案很少,近兩年只有一件發生在崇明的較大的撤資事件。

  徐建華介紹說,一家韓國公司在崇明經營了10年,原料從韓國來,產品也銷往韓國。本來這家公司買了土地,但又倒手給了別人,自己再回租回來。等到倉庫的貨都清空了,公司計劃把機器拆成領部件賣掉時,被工人們發現了。此時,公司已經拖欠了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以及之前的加班費,相關保險也沒有交齊。

  根據早報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這是一起2007年11月發生在韓商獨資企業上海和仁紡織有限公司的勞資糾紛事件。當時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還特別針對此事表示有關部門正依法妥善處理。

  但是根據律師們的討論,零星的散落在各個地方的小事件仍然是存在的。類似的案子並非只有蔣祖蓉律師一人接手過。在這次研討會上,一位來自震旦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也講述了一個例子,一家香港服裝公司準備裝車運走「最後的設備」時,被工人們阻止了。「快過年了,大部分工人都返鄉過年了,留下了3位工人看設備,但不知道能不能看得住。」

或將蔓延

  此前外資撤逃事件備受外界關注的是山東。據山東省外經貿廳2008年初的數據顯示,僅在山東青島地區,2003年以來就有206家韓資企業非正常撤離,涉及工人2.6萬,拖欠工資1.6億元人民幣,拖欠銀行貸款近7億元。其中151家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這其中首飾的生產63家,服裝廠33家,皮革28家,箱包14家,制鞋13家。從全國來看,對於外界頗多關注的外資非正常撤離的規模,並沒有具體的官方數據。

推薦閱讀 [播報中]國家統計局發佈08年經濟數據:08年GDP增9% 新醫改或三年投8500億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演說(全文) 北京房價漲幅連續9個月回落 雅戈爾金融資產一年內縮水100億 英國媒體稱英可能面臨國家破產 福布斯:文萊蘇丹居王室富豪榜首 2008財經風雲大片 09操盤手冊   雖然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外資製造業處的徐建華表示,與山東、廣東等地相比,上海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較低,因此外資非正常撤退並不明顯,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副秘書長黃文表示,在金融危機繼續蔓延的情況下,外資非正常撤離問題有可能會愈加突出,原本相對平靜的長三角地區恐也難以避免。

  黃文分析,此前大家所遇到的大多是「蓄意」撤離,但今後很可能會有因為「無可奈何」而選擇「一走了之」的企業。在現在的經濟大背景下,會有不少企業遇到經營困境。

  而徐建華副處長表示,這種非正常撤離,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要麼是外商獨資公司,要麼是部分中外合資企業裡中方基本不管、任由外方經營。

  但最後留下的「爛攤子」往往只能由中方收拾。外資非正常撤離後在工人的安置、企業的債權債務處理等方面都留下很多問題,使地方政府非常被動。在一些地方,工人的欠薪由當地政府來墊付,但如果所有逃跑企業都要政府墊付工資,政府如何承擔得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地方政府正為當年沒有「招商選資」付出一定的代價。「如果把問題講得深一點的話,據工人們反映,這家韓資企業十多年前在(江蘇)昆山也就是這麼撤離的。」徐建華副處長並沒有諱言上海崇明那家韓資企業的背景。他表示,如果發生大規模的非正常撤離,那麼顯然與政府管理是有一定關係的。

  應對支招

  政府招商引資先看「黑名單」

  「大量的工作應該做在現在。」在昨天的研討會上,這幾乎成了大家的一致看法。既然「追債」難在眼前,針對外資非正常撤離的好對策仍然是未雨綢繆,不能等到「追債」這最後一步棋。

  現場有律師提出,政府在招商引資的時候要有所選擇,應該根據此前的非正常撤離的外資企業名單,列個「黑名單」,供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引以為戒。並且可以從這份名單中摸索出規律,這些企業大多來自於哪裡,分佈在哪些行業。以後引進這些資金,就要慎重。

  另一位律師提出,當社保部門發現某家公司沒有及時給員工交納社保,稅務部門發現公司欠稅,可能都是可能撤離的蛛絲馬跡,這時就要警覺。

  匯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吳冬律師認為,可以借鑒國家管理直銷企業的做法。直銷企業在營業之前,都需要先交2000萬元的保證金。那麼在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之前,是否也可以交納部分資金建立一項基金。

  跨國追債得不到重要貿易國協助

  針對這種非正常撤離現象給中方相關利益方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我國的雙邊經貿往來和地方社會穩定造成一定消極影響,2008年11月19日,我國商務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了《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相關利益方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下稱《指引》),提出對非正常撤離的外資要進行跨國追究與訴訟的相關工作。

  但昨天參加「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的法律問題」研討會的很多律師都反映,《指引》顯然遇到了很多「難操作」的問題。

  《指引》中所述,我國已與許多國家締結了《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

  理論上講,中方當事人提起的民事訴訟在我國法院勝訴後,如敗訴的外國當事人在中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勝訴方可依據中國和相應國家簽訂的《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的相關規定,或依據敗訴方在國外的財產所在地的法律,請求外國有管轄權的法院承認和執行中國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

  但是,匯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吳冬律師表示,我國與20多個國家締結了《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但「最重要的貿易國並不在其中」,比如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因此真正能通過這一方式解決問題的不多。

  於是,上海尚佳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蔣祖蓉律師講述「美商一夜撤逃」的案件就遇到了現實的困境。

上一頁12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