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烏瓦知遊學記(一)
──我們圍著火爐唱歌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成員

Kacaw叔叔指著河岸的這一大片田,告訴我,這是部落裡的老人家們,從年輕時候就開始慢慢往下挖出來的。

他們從來不太熟悉,用多餘的形容詞告訴別人,自己多麼的愛這個地方,這塊土地是多麼美麗,但他們刻滿紋路的臉龐、堆積泥土的指甲縫,還有佝僂的身影,無不是二、三十年來,從花東遷移到都市,開墾這片土地並一點一滴蓋起一間間遮風避雨屋子的過程中,所留下的印記。

在這個小部落,遭遇怪手無情拆毀後不久的某一天傍晚,太陽剛下山,一位faki坐在從廢墟中勉強清出的空地上,從手邊拿起一些廢棄的木材,加進新生起的火盆之中。望著火堆,他喃喃的說著,「這都是二十幾年的房子…」。

也許是這突如其來的霸道,使族人一時之間不太知道怎麼憤怒,只是把很多的情緒內化成深深的無奈與悲傷,卻難免還是在偶然間,從不經意的小動作中透露出來。

對他們而言,抗爭和運動的語言,是陌生的,就像臺北這個無底洞般的大都市一樣陌生。

DSC00822 出發之前,牧師在族人自己製作的布條上寫下標語。(陳寧 攝)

出發到抗爭場域之前的Sa'owac,瀰漫著一股異樣的氣氛,大家似乎都感到即將要發生些什麼,一方面擔心著和警察的衝突會不會惹來麻煩,一方面又抱著一絲絲的希望,希望這一趟出動,可以換來高層的一些回應。他們疲憊的心,已經禁不起更多的打擊。

張牧師拿著他厚厚的資料夾,找出密密麻麻的通訊錄,在一張張小紙片上一遍遍抄下幾位幹部的聯絡電話,分給每位族人,以防被警備車載離時能夠互相聯絡彼此。

Faki、fayi們對著Sa'owac裡少數的幾位年輕人,不斷的叮嚀,千萬不能對警察動手動腳,不要亂罵髒話,要勇敢,但是也要理性。大家一再的互相確認著,身上已經帶了走散時要用來打電話的零錢,直到出發的時刻來臨。

DSC00823 等車的地方,可以見到遠方,就位在Sa'owac附近,安置了過去大漢溪沿岸許多阿美族部落的瑞興國宅。(陳寧 攝)

在部落外頭等遊覽車的時候,昨晚和我在同一個帳篷裡過夜的ina告訴我,「我以前作過很多工作,我一點都不怕苦,男生做的工作我也敢做。我不怕人家講話,只要不要腿開開的工作,我都做」。從工廠退休之後,又繼續到工地作木工、到牛肉麵店廚房幫忙的ina,二十幾年來輾轉作過許多工作,始終沒有離開河邊的小屋子。

於是當在權力中心所在之處前面,靜坐著的老人們,唱起阿美族工作歌的那一刻,ina忍不住哭了。

在不斷的勞動中度過的人生,ina為自己的刻苦耐勞感到驕傲。雖然她不像很多「讀過書」的人,能賺那麼多的錢去買房子,但是她一點一點的積蓄,有多餘的錢就買一點材料,慢慢蓋起自己的房子。在桃園落腳、工作了二三十年,她的房子也蓋了二三十年。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棟房子,不斷在生長,有生命的房子。

DSC00789 建商的廣告帆布成為Sa'owac臨時的棲身之所,然而帆布上的「國家」二字在這片國家暴力下的廢墟上,顯得格外諷刺。(陳寧 攝)

現在,她和其他Sa'owac的老人家們,住在被雨水打溼的帳篷裡,用廢棄的房屋廣告帆布搭起棚架遮雨。帆布上建商勾勒的美麗藍圖,和帆布下所遮蓋著的,天壤之別的兩個世界,是如此真實的存在。

入夜,帆布下再度生起火堆,族人們即興的唱著歌,暫時忘卻權力者的無情與傲慢。未知的明天還沒來臨,想了再多,哭了再多,喝了再多,族人們只想和從原鄉帶來種下的麵包樹,一起靜靜的聆聽,大漢溪潺潺的歌聲。

DSC00827 (陳寧 攝)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 <撒烏瓦知遊學記>系列文章: 撒烏瓦知遊學記(一)──我們圍著火爐唱歌 撒烏瓦知遊學記(二)──古拉斯的眼淚:一個底層勞工的沉痛控訴 撒烏瓦知遊學記(三)──阿美娃娃回家了! 撒烏瓦知遊學記(四)──當我們圍著火堆學著阿美語 撒烏瓦知遊學記(五)──寫在家園消失的兩個月後

回應

這裡的長輩們並不可憐
而是政府和官僚太可惡
以粗暴的工程規劃和推土機
從下游往撒烏瓦知推進
往下游去看看
沿路都有土石樹木被推到河床和溝渠中
拆除工程中
水務局的課長
拿著長官簽名的公文和法令
就可以帶著笑容
躲在警察後面
指揮怪手推倒房屋
重壓基地
好像在報復前一天行政院的抗議行為
到現在還有許多傢俱和家庭的紀念物
埋在下面拿不出來

你一定可以在Saowac感受到這個部落文化的優雅 善良 堅強 有軔性
這裡的長輩令人尊敬
我們應該可以先放下憐憫之心
而以尊敬文化和他們一起重建家園

這裡的農耕文化也很精彩
歌謠也很精彩
也會很快的公佈參考書單
很快就可以在這裡開設阿美文化的課程
希望你也能來參加
大家一起來學習大漢溪阿美族的文化

我始終記得Faki在火堆旁領唱的神情,
我始終記得Fayi在沒有屋頂的房子裡為我們調三合一,
從他們身上,我感覺不到一絲可憐。

我只可憐自己的無力,可憐那些站在高度上遠望的人,
還有那些屁股黏著椅子的學者們,
我可憐他們靠著嘴巴講道理、講組織、講未來。

原鄉的文化、河岸的文化、妳的文化我的文化他的文化,
除了尊重,不只學習,還要身體力行,我想這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

其實不只是Saowac的多樣性農耕文化很精彩,崁津部落的族人在大嵙崁溪(大漢溪)往南的沿岸開墾也很令人動容。一年多前的廢棄砂石場,硬是被他們用雙手一大片一大片開墾成良田!
一百多年前我的唐山渡海來台的祖先,也是在這對岸(內柵)這樣開荒的,曾經遙遠的族譜形容文字「胼手胝足」、「開山打林」,在眼見崁津族人的工作中,才化為具象。

謝謝盧老師給這篇文章的回應,
很謝謝你用心的建議。

不過我想說,
自己一點都不是抱著在可憐長輩們的心態在寫文章,
我知道我是一個晚輩,
我必須去學習的東西很多,
不管是從臺北溪洲、三鶯到桃園崁津、撒烏瓦知,
除了花時間和這些部落的人相處,
自己也曾經走訪族人們的原鄉部落,
也可以說就像是在到處「遊學」,
看著老人家們不斷遷移、勞動的人生,
光是這樣的生命經驗,
就已經足夠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敬重了,
那更不用說他們身上蘊藏的文化和智慧。

寫下這些故事的用意,
只是希望讓大家去看到拆遷事件背後,
「人」的生命,
我們要去尊重的這些老人家的生命。

很高興文章能夠有迴響,
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經驗,
也是另一個層面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