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貞/台北報導
政府釋出大利多!行政院會昨日通過「農村改建條例」草案,將成立一千億元農村改建基金,全國釋出一萬公頃農地開發為「田園住宅社區」,每個社區面積至少廿五公頃,三十%的低建蔽率,能保有完善公共設施。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形容,民眾將可以「蘆洲的房價買到陽明山的居住品質」,打造樂活生活。
農村改建基金一千億元
行政院昨日通過農村改建方案及農村改建條例草案,下會期送立法院審議。政府將提出一千億元「農村改建基金」,進行補貼農舍修繕或新建、農村公共設施改善及進行田園社區興建等三大部分的農村發展計畫,以十年的期程完成三大改造方案。
行政院長張俊雄表示,法案未通過前,行政院會依據農村改建方案展開農村改建工作,農村改建方案及條例實施後,預計可改善四千處農村的公共設施,協助五十餘萬戶農村改建住宅。
方案中,在農舍的修繕及新建部分,將從農村改建基金中提供五百億元,對經濟、社會弱勢的農民補助為優先,地方政府訂定「評點」標準,由農民向地方依標準申請興建住宅貸款利息或修繕費用補貼,但修繕費用補貼的上限為每戶六萬元,興建住宅貸款利息或費用上限為每戶二十萬元。
民意票決公設改善順序
其中「評點」的重點中,符合三項條件還可加權,一是位於既有鄉村區、二是依法規應保護、禁止或限制建築地區的住宅拆除後遷居農村社區。三、零星農舍拆除遷居農村社區。
改建基金另外五百億元,則是進行農村公共設施的改善,但改善的工程項目由當地農民共同決定,並參與監督。
先是由地方政府請地方居民以票決方式決定改善項目的優先順序,再由地方政府發包施工,但社區居民一起進行監工,最後則由中央的內政部督導考核。因此是以「居民需要」為最優先,再由專業參與,並經過民主決定(經社區公民二分之一同意),再由全民監工。
公共設施改善的主要項目包括人行步道、社區道路、溝渠、公園綠地、廣場、簡易平面停車場、運動休閒文化設施、及社區活動中心、汙水處理及垃圾清理及資源回收等。
在田園社區興建方面,經建會規畫此一田園住宅的開發,將會限定總量管制,全國開發上限考量訂為為一萬公頃。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表示,如此全國農地總面積將可有效控制,不致發生全國農地大量減縮情事,依據農委會統計,全國可釋出農地達十六萬公頃,因此釋出一萬公頃絕不會危及糧食耕作安全存量。
社區面積至少要25公頃
每個田園社區不得少於廿五公頃(約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地點將選定在交通方便,公共設施較完備的區位,且田園社區為高綠化的社區,全區綠覆率應達百分之五十,建築物也應採低強度開發及高綠化原則,因此個別建築基地法定空地的綠覆率,應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其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卅,容積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六十。
此外,由地方政府區段徵收,再公開標售,由最高標的建商得標。
何美玥強調,政府會將建商出價扣除公開招標與土地徵收成本後的差額,百分之三十挹注農村改建基金,百分之三十交由地方政府建設,百分之四十回饋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