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火車站對街的捷運板橋站出口旁,計程車運匠等無人客,一樣望著車站是名時薪100的公共自行車站短期雇工。「五個租借站,使用雙證件,免費讓你代步」,代步的人不多,讓人納悶是新板特區未發展帶動人潮?宣傳不夠?自行車站太少?還是通勤習慣難以改變?
單車潮流的召喚可追溯07年4月國片《練習曲》,首長們紛紛騎單車宣示節能省碳並蓋單車道,不過大部分是休閒用。那年10月、11月,幾位基進單車族認為城市沒有單車政策對單車不友善,台北市開啟第一場微笑單車臨界量(Critical Mass)行動,騎單車發傳單,要求道路合理分配制訂單車政策。綠黨單車支黨部徐文彥說:「減碳一定是單車取代私人載具,不是很多人騎腳踏車就是環保。」
當單車硬體成為內需建設,今年2月,台中老虎城購物中心蓋第一座自行車停車塔,3月,高雄市、台北市設計城市公共單車系統。北市由交通局規劃,高市與北縣則環保局,這波單車系統規劃潮大抵追溯至2007年10月,環保署空污基金補助縣市發展單車系統計畫;高雄市與台南市得標,不久,台北也得到1250萬補助。
取地困難 取代行人
台北公共單車名稱雖同微笑單車運動,但規劃者眼裡的關鍵是人潮。微笑單車11個站,每站40輛單車且參考巴黎每300公尺一站。台北市規劃單位交通局交通治理科股長張致祥表示,「市區零星有自行車道,信義計畫區已有10公里自行車道,兩個捷運站,公車系統已很方便,加上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密集,人潮聚集地方擁有條件。」
曾參與微笑單車招標會議的徐文彥不滿說:「試辦也要有相當規模,信義計畫區接駁車與捷運已夠方便,600台可進行人徒步區的單車並沒有取代汽機車。」他分析,在城市騎單車30分鐘可移動10公里,每500公尺到1公里設立單車站較好,單車站尺度可以到5平方公里,但信義區規劃的單車尺度為1.5平方公里,單車站應具備淋浴間、維修器具。
單車生活化城市空間大革命看法不被接受,交通局微笑單車位為「最後一里程的服務」,屬接駁型租賃計畫。「公共單車是上班、休閒、上學、觀光最後一段路程民眾需走路無法達成的接駁載具,並沒有取代其他載具想法,它是一個選擇性,」 張致祥說。
減碳非微笑單車精神,達到高使用率才是。張致祥說民眾使用需求跟台北市環境是不清楚,北市可否全面推動待檢驗,台北單車使用率僅1.5%,北市推動每年佈建50公里自行車道目標,未來公共交通建設會加入自行車道考量,例如內湖捷運線加設自行車道,希望2010年使用率達5%。
請稱它捷運生活附屬設備
營運參考仿巴黎,勞務委外由捷安特得標五年一約;頭一年需五千萬經費,單車使用者是高鐵廣告代理「新極限」尋找的廣告商。張致祥說:「收租金無法回收成本,由市政府補助搭配廣告與Bot。」
北市、高市、北縣板橋地區公共單車共同點是依附捷運站旁,佈點差異是網狀或帶狀佈點。捷運站旁註定高地價,也考驗公權力決定什麼是「公共空間」,單車站道取代哪些空間。「信義計畫區面臨用地取得成本高,而人行道較寬廣,11個點幾乎是人行道與綠帶,系統建置空間要夠才不影響行人,若民間商家能提供點更好,」張致祥說。
推動北縣公共單車系統則是環保局低碳社區中心,一年投注700萬經費,今年6月將從5站擴大到15站,站設在捷運站與公務機關周邊。承辦人員許小姐定位,「環保通勤目的接駁型載具」,她說,「未來將收費,車站結合捷運站周圍超商協力營運,交通局介入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騎樓設單車架,系統全面性擴大,明年度提高甲地租車乙地環,由於人工成本高,希望有機會朝向全自動化系統。」
北縣單車系統偏社區型,但取代是機車。不過,徐文彥認為,機車是文化不可分割之一,全世界沒有像台灣24小時便利商店、豆漿店、機動生活方式,交通是生活方式表現,不應限制它,是綠化它。他說:「機車使用材料少佔用道路面積少,歐美日要面對新能源問題,台灣面臨機車綠化。」
「替代小客車不是我們主要的,透過微笑單車路網建置,對使用捷運系統有幫助,」張致祥說。事實上,「免費讓你代步」已說明台灣城市公共自行車邏輯,取代行人,不取代汽車道。
回應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這篇太碎片了......讀起來不像「一篇」文章。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是因為要整理三個地方政府的作法嗎?
台北市看到租『微笑單車』的都在人行道上騎,雖然信義商圈大部分是人車共道,有時還是覺得很像對人活動式路障。搭配『墓碑式』自動鎖車柱更添詭異氣氛orz
身份證不是都IC卡化了,為什麼還要有信用卡才能租啊…
(台北市除了信用卡還要有悠遊卡,但是只有悠遊卡的一樣不能租喔,科科)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感覺很混亂 觀點也很片面
"公共單車"減不了碳的原因
究竟是沒有做? 做得不好? 還是台灣沒有發展的條件?
如果是作者認為沒有發展的條件 那為何不問得標業者為什麼要下標? 他們覺得做這件事情的利基在哪裡? 預估到什麼時候大家會願意改變乘車模式?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要確認對方還不還車
目前也只有信用卡可以追蹤身分
不然就是要押證件吧?! 這點倒可以建議廠商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雖然文章脈絡不太清晰
但我想他的重點是要告訴我們
台灣城市公共自行車邏輯,【取代行人,不取代汽車道。】
那減碳是減到哪裡去了?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人行道上越來越多「人頭鐵馬」踐踏行人空間
以前是機車,現在,是自行車。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感覺很混亂 觀點也很片面
"公共單車"減不了碳的原因
究竟是沒有做? 做得不好? 還是台灣沒有發展的條件?
如果是作者認為沒有發展的條件 那為何不問得標業者為什麼要下標? 他們覺得做這件事情的利基在哪裡? 預估到什麼時候大家會願意改變乘車模式?
==================
ALLCOME:減不碳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居民有百分之八十很蛋頭!
如果是作者認為沒有發展的條件 那為何不問得標業者為什麼要下標?
ALLCOME:因為十個競標的工程業者有九個是政客的「柱啊腳」,幹麼不標,標下來營虧不是自負,而是用納稅錢去補!
ALLCOME:你沒看到高鐵到最後百分之九十九的機率,一定是用納稅錢去補,
ALLCOME:銀行從公營居多,到開放民營居多時,借錢給呆帳大戶追不回來,還不是勾結政客集團,成立 RTC 金融雞精,去補業者!
ALLCOME:你不是柱啊腳,你還很難標到咧!
==========================
他們覺得做這件事情的利基在哪裡? 預估到什麼時候大家會願意改變乘車模式?
==========================
ALLCOME:上面同樣的問題,也可以問高鐵啊!問題是,
陰起小姐會鳥你嗎?
陰起小姐會鳥你嗎?
陰起小姐會鳥你嗎?
==========================
ALLCOME:減不碳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居民有百分之八十很蛋頭!還有媒體百分之九十九的媒體、知識份子很下賤!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Yo yo yo yo yo~
各位憤青、知青、鄉民、行動者、單車騎士,還有鄉民代表Allcome,晚個安
感謝各界嗆聲與指導,我的文章斷裂破碎就如同城市公共單車政策一樣斷裂破碎
我沒有認為公共單車發展的條件是什麼、什麼叫做的好的公共單車,但有一群認為公共單車做不好,他們也在搞臨界量行動。我不爽困惑的是自行車道被官員們當作綠色形象消費,這些單車道真實狀況如何自行車騎士都看的到。你可以用一個單車騎士的看法批判公共單車系統,而規劃者訪談才是最能知道自行車道(市中心為主)的規劃意識形態。
訪客b答對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是捷運附屬設施。訪談到最後,公共自行車無法減碳原因很簡單就是規劃者設計取代的空間是人行道、騎樓。有足夠的資料時間當然可以考究這波自行車規劃潮來由,市中心外圍自行車到系統,比較三個城市自行車系統。重點是請不要說公共自行車可以環保。想讓它變環保,自行車族應該基進點,改變城市。
Re: 減不了碳的公共單車
取代行人?捷運生活附屬設備?這個新聞很有意思。單車設置到底是針對減碳還是針對捷運營運所做?看內容不難發現。
"北市、高市、北縣板橋地區公共單車共同點是依附捷運站旁"那是拿人民的錢去做節能減碳還是配合捷運做的生財道具?
北縣公共單車系統則是環保局低碳社區中心,一年投注700萬經費,今年6月將從5站擴大到15站,站設在捷運站與公務機關周邊。承辦人員許小姐定位,「環保通勤目的接駁型載具」,她說,「未來將收費,車站結合捷運站周圍超商協力營運,交通局介入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騎樓設單車架,系統全面性擴大,明年度提高甲地租車乙地環,由於人工成本高,希望有機會朝向全自動化系統。」
1年投注7百萬?第一點請想想你有"每天搭乘捷運後坐公車接駁的轉乘"還是沒有?第二點單車跟機車搶道的種種狀況就很糟了!現在卻變成單車跟行人搶道?再者請想想,行人專用道越大,表示車流量勢必縮減,那將帶來更嚴重的交通阻塞以及更嚴重的汽機車廢氣排放!
最後一點"減碳非微笑單車精神,達到高使用率才是!"那何必說節能減碳又挹注經費於 [環保署]做這個"空污基金補助縣市發展單車系統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