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0
金曲獎頒了18年,今年碰了壁,獲頒最佳客語歌手、最佳客語專輯兩項獎的林生祥兩次上台,兩次拒領獎座,直斥音樂不該以語言分類,並公開支持「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等云,不啻在濤濤主流中激起千堆雪。
林生祥以客語作曲、演唱而出名,卻反對以客語定格,既有違本人的利基,也不合扶立客語的多元社會意旨,何以干冒此大不諱呢?揆其用心,殆有三種可能:一是自命為純度百分百的音樂人,堅持音樂是跨越方言的世界語;再是篤信自己能與國、台語歌手一爭高下,不需托庇於客語的保護傘;三是看破當道者挑撥族群認同,藉牟選票,對沖時下的「政治正確」。
而綜觀林生祥的行誼,人們毋寧相信這個人是歌手,更是旗手,他不僅帶有濃濃的人文氣息,並且恆為社會不平發聲,諸如反美濃水庫、WTO摧陷農業、外籍配偶以及楊儒門事件等等都形成他觀照的主題,在在揭櫫濟弱扶傾的進步觀,所以他此番反對客語獎恐怕不僅出於音樂的考慮,尤有抗衡政權的衝勁,客家得此超越我族中心的旗手,看在人多勢眾而又嗜扮可憐的福佬人眼裡,能不羞煞!愧煞!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