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數200名青年及學生對於包括中華電信工會、台鐵工會及全國產業工會在內八個公會、動員萬人的五一勞動節遊行陣列而言,無疑如牛毛一根;過往,青年出現工運的身影夾帶漫溢道德的熱血,然而今年遊行隊伍中來自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教育公共化連線、野草莓、火盟青年、北部左翼校園社團以及打工族聚合的年輕面孔,猶如十年以降國民兩黨放行派遣勞動、高學費以及債台高築猛獸戕害的憤怒軍隊,爆破一個新世代對幹政府/資本家的戰線。
青貧世代上街頭 血汗俗賣誰人知?
五月一日,炎炎午後,自由廣場湧入近萬名歐巴桑、歐吉桑,他們身穿鮮豔色彩背心,像參加運動會般,以各個工會旗幟為首排排站好,等候出發。有別於工會團體有組織地整隊,隊伍末端的「青年/學生大隊」,隨性聚集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新竹無薪假種子訪調工作隊、教育公共化連線、火盟青年、野草莓……等團體,不同於以往「工學聯合」的聲援色彩,大專學生及青年組隊參加由全國產業總工會、團結工聯……等八大工會共同發起的五一勞動節「反失業大遊行」,向社會揭示「青貧世代」的心聲,要求政府重視青年的勞動及教育政策。
為突破過去五一活動有的「悲憤」印象,青年們企圖以嘉年華會式的多元音樂炒熱現場氣氛,包含社運青年朗朗上口的〈國際歌〉、法國示威中常使用的〈Motiv e〉以及象徵青年奮起追求美好願景的〈春風少年兄〉等多首歌曲。相較前方和警察在中山南路上「含淚跳恰恰」的百人衝鋒隊,青年們高喊「反失業,要尊嚴」、「月薪兩萬二,畢業肚子餓」、「反青貧,爭未來」的口號,並以打手鼓、敲鍋碗、跳熱舞、唱歌的方式排解對政府忿怒、對生活的焦慮。
學生也是工人 要頭路也要出路
「青年、學生出現在五一勞動節,都只是扮演工運啦啦隊,表示學生也關心工人、關心社會。可是,從2000年以來,事情不再是這樣了!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面臨越來越長的受教年限,要繳越來越高的學費。可是薪水卻越來越少,而且出社會之後只有兼職、派遣等等不穩定的工作,我們現在碰到的問題,是藍綠兩邊的政客,完全不把這些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未來生涯當成一回事。所以,今天在五一勞動節『反失業』這個主題之下,我們必須組成青年大隊,讓大家知道青年、學生也是勞工,也是被金融海嘯所波及的一群!」九五聯盟執委鄭中睿站在前導車上大聲疾呼。
師範大學人文學社杭祐表示,看到立法院通過「企業職場實習計劃」預算,非常不能忍受。現在高等教育已經很普遍甚至氾濫,滿街都是大學生,政府竟然還花錢在企業身上,降低青年的勞動價值。他也要教育部好好想一想,如果不懂勞動法規,就不要淌這渾水。台灣大學大學新聞社吳其融指出,勞動派遣制度造成大學畢業後,沒有一份工作是穩定的。同時也會影響求學過程,因為它導致學生在規劃生涯出路時,無法獲得完善保障。
抗議政黨收割 青年學子砲轟民進黨
遊行隊伍最終抵達凱達格蘭大道,等待總統府派官員到場回應的期間,各工會及學生團體代表相繼上台表訴求。比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毫無回應,民進黨派出立院黨團書記長兼中常委高志鵬到場說明,然而,當他提及「民進黨一直都跟大家走在一起」時,隨即慘遭底下青年重火砲轟,九五聯盟成員盧卡斯首先嗆道:「民進黨什麼時候跟我們走在一起啊?民進黨應該對過去八年的高學費政策道歉,民進黨應該對過去八年的不斷給企業減稅道歉。」更有人痛罵:「不要收割,要道歉!」最後,高志鵬在「民進黨,滾出去」、「民進黨,滾出去」、「民進黨,滾出去」……之中尷尬退場。教公連潘欣榮表示,民進黨過去不僅放任學費高漲,當教育部通過充滿爭議的「大專實習方案」,也未做好把關的責任,只會以立委席次佔少數做為推諉藉口。
12億6千萬,是政府/企業吃青年豆腐的白嫖錢。
「一月份我們在桃園看到那些不付資遣費的企業,現在跑去向教育部申請補助,拿我們的錢幫助資本家使用免費勞工。教育部推出那政策(指大專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是狗屁倒灶!台灣年輕人變廉價勞工、中高齡勞工無法就業!」五一大遊行總指揮、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毛振飛於警方盾牌砌牆及衝阻方陣間的飛地中,斥聲靠北層層拒馬後方的行政院--左手尚無法盡蓋今日68萬失業人潮內、50萬人尚未領得失業給付,右手已然握著121億伸入資本家口袋,補助企業每月2萬2無償一年以實習名義使用青年勞動力,低於大專生平均起薪2萬5;中間差額乘以教育局預計提供3萬5千個實習機會得到12億6千萬,是政府/企業吃青年豆腐的白嫖錢。此次以「青年血汗俗俗賣」為號召的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鄭中睿直言:「這是打亂市場行情。短期之內要(大專畢業生)拿到2萬5起薪非常困難。與其說資本家主動出手,不如說政府自動把工資下降……但是錢從哪裡來?」
我們也不知道,但顯而易見島國官員未能熟讀羅斯福新政期間以擴大公共就業機會、縮短工時及限定最低工資對應經濟危機;甚至不如2006年法國首次僱用契約還會釋放失業救濟及就業輔導試圖消瀰街頭憤青焦慮,面對整體失業率5.8%、大專生失業率5.3%以及企業人力需求減少,凱達格蘭大道上一位青年受訪者便言:「一年後還是面臨失業問題,只是讓失業數字比較好看。」但根據一份以主計處數據為基礎的統計,兩年後,臨時性工作數字將再上看100萬。
「絕對要反對!憑什麼政府必須補貼企業?」問及如何看待121億大專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時,潘欣榮直接丟出質疑;無論由無薪假至今日職場實習計畫,甚至更早反高學費抗爭,是一條點點相接、一脈相承的世代/階級戰線。在高教擴張、大學高中化的今日,文憑儼然成為進入就業市場的必要之惡,那麼使用高學歷青年勞力的企業使否需要為總數77萬負債青年償還積累1258億的學貸?「現在產學合作是教就業技術;學校是職業訓練所,所學沒有思考性、創造性,不是研發而是代工角色。」談及幾年以來高教商品化越形尖銳時,潘欣榮如此言道。但以過去高教學費上漲40%、平均薪資漲幅不及8%,以大專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應對青年5.3%失業率,衝擊負債青年及打工族迢迢還債路,也是徹底爆破高學歷=高收入等式。「對付不起學費的家庭來說,(企業職場實習計畫)是一隻牛剝兩次皮,因為政府沒拿納稅人的錢投入教育,反而補助企業,企業轉身放貸款給你,資源沒辦法流動至底層階級。」
企業有為青年創造1254+200+500=1954億產值的就業機會嗎?
「學費譬如血管末梢,要改變要從稅制下手。」潘欣榮如此歸結學費高漲問題。倘若121億與1258億是導引青年世代進入貧窮的火線,那麼壓死人的絕對是14兆、佔國內生產毛額91%包括大專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短期就業促進計劃、立即上工以及擴大內需方案預算的國債;因《促產條例》每年企業節省1254多億稅金,以及遺產稅率調降至10%、證交稅減半分別200億、300億無法進入國庫,另一方面受薪階級必需負擔全國三分之二所得稅收,營養失衡的稅基。由2300萬人平均分擔14兆國債,每人起碼先背負60萬的國家債,對於學貸族來說,人生第一個100萬是負債。面對1254+200+500億政府對企業放行的美意,或許我們可以問:那企業有為青年創造上述累計1954億產值的就業機會嗎?
談青年勞工站出街頭
「九零年代以來,起薪降低、高教擴張與財政殘破,整個社會政策不斷向資方靠攏,而且(年齡層)向下延伸;以前七零年代保證有工作,學費維持相對低點,所以學生隔離就業市場之外;現在完全不是這樣……必須體認資本主義的殘害,對小孩、婦孺都不放過!」凱道人群疏散,鄭中睿向記者談及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此次動員,即便仍以北部校園社團為主幹,並不感意外,以為許多學生還是停留中產階級的自我想像,「現在被動員出來的人,是對十年來勞動市場有基本認知。」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另一位執委陳伯謙則認為:「此次其實有點超乎預期,遊行隊伍中十多個是協助過的個案,在事後回信說:參與遊行是很大的意識成長。」他坦言內部找尋組織機制,透過對個別案件進行勞動教育,談結構問題也做橫向連結;另一方面則期待專業組織者進入。公會是已經有會員,所以動員很明確。我們過去兩年在做的事,是成為某種具備談判能力與形成輿論壓力的組織。譬如做85度C申訴案件,透過媒體曝光,在沒有工會組織下,進行談判。」
相較過往某些工會組織政治色彩分明且濃厚,五一凱道上第五大隊青年或多或少體認陳伯謙看待民進黨立委發言時台下噓聲四起,「勞工議題靠政黨是靠不住。」又如正是在台下要求民進黨滾出去的潘欣榮所言:「今天國民黨做的事,民進黨過去八年都有做,他過去放行勞動派遣、高學費還有國民年金。他(民進黨)必須先承認他跟財團站在一起,跟國民黨推行政策完全一樣!」在這筆國家欠青年債尚未償還之前,不如學學香港樂團My Little Airport那曲〈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林瑞麟為內地事務局長、被戲稱人肉錄音機),瓜分馬英九那600多萬年薪?
中正廟前貧窮青年大聲公!
淡江大傳系 大三 陳詩婷
會出來參加遊行,一是因為台灣已經有四年之久沒有這麼大規模的五一遊行,加上這次各工會動員人數很多,想必很熱鬧。二是景氣不好的就業環境裡,政府不僅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推出短期就業計劃。困境看似得到舒緩,實際卻是把問題往後延。尤其是教育部推動的「大專實習計劃」,百姓的納稅錢實在沒必要拿給企業,這麼做是間接剝削年輕人,難道企業不會自己花錢請人嗎?政府跟企業勾肩搭背也不能這麼明顯吧!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盧卡斯
那天在台下喊「民進黨滾出去」,因為民進黨一直以來對左翼批判持保守態度,很明顯八年沒有作為,從樂生和野草莓就知道,民進黨放任集會惡法,稅制也是。高志鵬以前老闆是陳水扁,說「教育是個人投資」,這是反對教育公共化。與其說民進黨做了什麼讓年輕人面臨今日惡劣勞動市場,不如說他們什麼也沒做!
世新新聞系 大四 小青
我認為所有學生都應該出來遊行,畢竟遲早都要出來工作。而現在勞工面臨的就業問題,在未來都可能發生在我身上。身為「滿街都是大學生」的其中一個,更應該及早體認現實面,為自己的將來爭取權益。對於政府任由兼職、派遣、外包制度影響就業環境,造成勞動條件漸走下坡,感到非常忿怒。即便我找到工作,也無法保證工作能做很久,因為隨時都可能失業。唉,雖然對政府感到失望,但還是和朋友走上街頭,除了宣洩心中的苦悶,也希望政府的良心(如果還有良心)能夠看見我們青年就業者的處境。
政大種子社 李肇華
國家對於青年就業沒有妥善就業計畫。提出企業實習機會,但是仔細檢視薪水、聘用條件與年限其實讓勞動待遇更差。教育部直接補助兩萬兩千,直接低於大專生平均薪資,但是一年之後還是面臨失業問題,只是讓失業數字比較好看。
政大社會系 雷娜
我參加五一因為這很重要。西班牙失業率17%。年輕人真的不好。我來到台灣要來參加。西班牙年輕人現在教育程度比較高,不想找隨便的工作,要求待遇比較高。西班牙派遣勞工很多,大部分都是移民。學生的打工也是非常不穩定。
回應
Re: 國家必須償還青年的世代爛債:青貧階級的五一遊行
我個人也對大專生實習方案持反對態度. 但首先我必須澄清許多人對於歐美"實習"制度的不了解.
我個人曾經留學美國, 對於實習制度有很清楚的認識. 首先, 實習制度在歐美並不衝擊勞動力市場, 實習反而有利於公司於勞動者之間的謀合. 越是成熟的勞動力市場, 人力資源的安置就越精細, 勞方與資方都不願意付出過多的成本在直未謀合上. 實習便提供了一種很好的謀合方式, 但我必須指出歐美的實習制度和現在所謂的"大專生實習方案"併不相似. 一般歐美在學學生會在即將畢業的寒暑假找公司做短期的實習, 通常2~3個月. 實習期間由雇主支付薪資, 大公司甚至還會替實習員工安排租屋住宿和交通, 除了薪資待遇大概是全職員工的30%~50%之外, 一般福利大致上都有. 此外實習員工通常每周只工作50%的時間, 算起來時薪待遇也很接近全職員工. 實習完成後通常公司會對每個實習員工寫份評估報告, 如果當季公司有招募職缺, 便會優先從實習生裡面挑選. 即使實習完後沒留在原公司, 實習生也可以跟之前主管拿推薦信, 並且把實習經驗寫在履歷上面, 作為日後找工作的加分條件. 整體上來說, 實習生與公司都滿足了為了互相的利益, 公司藉此找到人, 學生也藉此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一般來說, 知名公司的實習職位是競爭很激烈的, 很多優秀學校學生都把這視作進入知名公司的敲門磚. 在歐美, 學生找實習就跟找一般工作沒什麼兩樣的, 都同過相似的面試過程, 當然深度不會比一般工作難. 而且很多大公司基本上不太找剛畢業的新鮮人, 因為新鮮人都可以從實習生裡面挑選, 更保證了人員的素質. 附帶一提, 在歐美裁員很不容易的, 還要付出可觀的成本, 所以雇主都想盡辦法找到對的人.
來看看台灣教育部的經典大專生實習方案吧, 我看這大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案例了. 首先, 大家應該想想, 這種實習方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嗎?? 我們分幾點來看吧.
(1)雇主不需要負擔任何費用, 就可以勞動力... 此為單方面圖利企業, 而且還不是全面性的圖利, 是單純圖利某些企業. 那些想要免費勞動力的公司都必須向政府申請, 經通過才有名額. 那麼, 政府是根據何種標準來審查這些公司? 誰給的政治獻金多嗎?? 我看也不像, 很多賺大錢的公司沒有實習方案的缺額. 這種莫名奇妙的審查制度實在令人費解, 也沒有意義. 或許這也是有個地下標準的, 呵呵.
(2)大專學生找不到工作才能去實習... 這是良性競爭的社會嗎? 歐美的實習還要挑優秀學生, 台灣的實習只要"別人不要的", 這是哪門子的找人方式. 公司也很奇怪, 面試的時候對他們能力不滿意, 就不願意花錢雇人; 今天他們不領錢了, 反而搶著要, 對他們的能力似乎又有信心了. 還是他們的能力在顧主眼中就只達到"做義工"的水準?? 這種違反勞動市場基本原則的事情居然就活生生的出現了. 全世界只有台灣看得到這種奇景--許多大企業搶著要當初面試被淘汰的大專生, 還說他們對公司的貢獻不亞於正式員工.
(3)許多企業乾脆做Cost Down, 把低階勞動力部門的正式員工或約僱員工給裁了, 再利用"義工隊"代替. 進了一批免費的, 裁了一批要錢的. 這樣失業人口有減少嗎?? 失業率有好多少嗎?? 再來, 當初通過面試, 表現好的員工不但沒獲得鼓勵, 反而被一批"被淘汰者"大大方方的取代...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嗎? 公司說景氣不好要縮減裁員, 卻又找更多的"義工隊"擴充人力. 讓表現好的員工情何以堪? 日後還有面子再回去嗎? 有職場倫理嗎?
(4)這批實習生雖然得到了短暫的工作, 日後就他們的就業前景幫助有限... 這批實習生在雇主的眼裡其實是一文不值的. 所以當初沒在面試的時候綠取他們. 基於免費的不嫌多理由下, 讓他們從事低階勞動, 日後就算景氣回暖, 他們所累積的技能也很難符合企業的需求, 實習期間一到通常就是"畢業走人". 這種過程除了一點微薄的收入以外, 對職場新鮮人的前途有幫助嗎?? 政府大可以把那些錢投資到公共建設或教育上, 創造出真實的勞力需求或是在提升人力. 而不是讓畢業生敲了別人的飯碗, 也毀了自己的.
(5)實習方案是大專生的"專屬福利",碩博士無緣...政府搞這方案無異就是想解決高學歷失業的問題, 但為何只專注大專生而忽略了更高學歷者? 難到碩博士就沒有失業問題嗎? 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嗎? 35000個大專生或許占高學歷多數, 但碩博士如果失業了連每個月22000沒有嗎? 想當然教育部只想掩飾高教盲目擴張的錯誤, 如果今天再讓碩博士加入實習方案, 只會讓教育部臉上無光. 所以碩博士要失業就別講出來, 自己知道就好. 歐美很多碩博士快畢業了也找實習, 根本不是大學生專利. 當然教育部的實習方案實在跟別人不太一樣, 不可一併而論.
(6)政府整天喊窮, 這時候花120億到很大方...這120億換到的是失業率下降嗎? 不是,換到的只會是更多的裁員,和名年度更多的失業學生. 除非政府能夠每年都花120億來徹底解決. 正式員工辛辛苦苦賺錢那的稅居然被用在找失業學生替代自己...這種實習方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嗎??35000個"失業的畢業生"只只占失業人口的很小比例, 但卻要花教育預算的很大一部分錢. 這種教育精神正確嗎?
說了那麼多, 也只不過是這種經典實習方案的問題一角而已. 這種爛方案只會讓整個社會因為少數人找不到工作而受到更大的創傷. 不治標也不治本. 我不認為大學生失業就因該被外界看貶,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要盡力找到自己對市場有貢獻的地方才是教育的目的. 而不是教導年輕人利用腐敗的漏洞,做出誤導社會風氣,對自己的前途也不負責的行為.
Re: 國家必須償還青年的世代爛債:青貧階級的五一遊行
碩博士的不是實習方案,他們適用其他的短期就業方案,職稱是所謂的教學助理、專案管理人、博士教師,還有新通過的研究計畫都可以增聘一名博士後研究人員,但是都是一樣的意思----叫這些人先回學校去短期就業一年,一年後再出來找工作。薪水比大專生好,但比正式職缺低,一年結束後面臨的還是一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