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裕斌 2003/10/13 第394期
馬英九的專長不在財經領域,因而對他一手提拔的丁予康過度信任,但丁予康在整個合併案中的角色,到底是站在那一方的利益主持談判,啟人疑竇。
前台北銀行董事長廖正井一席質疑北銀與富邦金控合併案有官商勾結嫌疑的批評,使合併案的公平性蒙上陰影,尤其是台北銀行總經理丁予康,在整個合併案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多有令人質疑之處。
新黨籍台北市議員費鴻泰就直指,馬英九在合併的決策過程中,根本就沒有獲得足夠的資訊,更可能遭到幕僚的誤導,尤其是丁予康在合併之後從市府任命的北銀總經理,搖身一變成了富邦金董事代表,其中更有嚴重的道德瑕疵,甚至涉及利益衝突的事實。
◆丁予康三級跳 馬英九被蒙在鼓裡?
費鴻泰說,在北銀與富邦金洽談合併的過程中,就有部分議員認為丁予康在推動的過程中過於積極,加上合併後丁予康即從市府代表轉為富邦金代表,在在都顯示出其中內情不單純。加上馬英九的專長不在財經領域,因而對他一手提拔的丁予康往往採取過度信任的態度,因此他懷疑,丁予康在整個合併案中的角色,到底是站在那一方的利益主持談判,啟人疑竇,而甚至有不願具名的市府首長明確向他表示,「我們都被丁予康騙了!」
而也有議員以丁予康在合併案後的待遇三級跳為例,質疑他從北銀公營時期的年薪四、五百萬到轉任合併後急速跳升至二千萬(包含分紅),對於他是否在合併中替富邦金額外出力,引發聯想,而市府也未對此狀況提出異議,於情於理都很難說得過去。
其次,富邦蔡家所持有的富邦金股份,在合併後只比北市府多出一倍,但是取得北銀董事的席次竟然比市府多出四倍,而北市府兩席代表人財政局長李述德、民政局長吳秀光,從今年一月以來,只乾領北銀董事會車馬費,連出席都沒有出席,這種監督態度,北市府在北銀中的地位,已經視同棄守。
◆北市財局失職 低估北銀股價賤賣?
以丁予康出身於金融世家的背景,胞弟丁予嘉目前在國際投信擔任總經理的職務,去年八月市議會早就質疑丁予康推動合併案的動機,並懷疑當時北銀股票交易量暴增與丁予嘉有關,而有內線交易的嫌疑,如今再爆發丁予康在合併過程中可能為他人做嫁,市府本身應該對此對市民有個負責任的處理。
費鴻泰在九月廿三日曾提出書面質詢稿也痛批,日前市府所編富邦金持股預算案,財政局根本就是睜眼說瞎話的「敗家子」,尤其當初財政局將北銀以每股廿六‧三元的價格,併入富邦金控,但從合併案前北銀在公開市場的交易行情觀察,去年十月一日至十二月十日五十天的股市實際行情中,北銀平均股價高達三○‧六六元,北市財政局涉嫌低估北銀股價,將北銀賤賣圖利財團。其中,丁予康位居主要推動者的角色,所扮演的角色可議。
雖然在內線交易、利益輸送部分,在缺乏明確事證的情況下,做如是之指控言之過早,但其中在選定富邦金做為合併對象過程中的諸多疑點,台北市政府卻有義務出面提出澄清,不然難杜外界悠悠之口,對於馬市府一向亟欲維持的清廉形象,將出現難以抹平的殺傷力。
◆一加一大於二 利弊三年後才知道
而北市府與富邦金之間的互動過程,在北銀對外釋出訊息有意招親之際,就已經令人揣測,除了馬英九頻頻數度進出富邦的招待所外,丁予康在合併大功告成之際,也順便把自己在北銀中的身份「官股轉民股」,不但有「球員兼裁判」的嫌疑,在其中丁予康是否上下其手,讓自己成為這起合併案中最大的獲利者,至今都必須重新檢驗。
而同樣的戲碼,在今年初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向財政部要求由官股支持他從官股董事長轉為民股董事長時,其適法性就已經引起廣泛討論,只不過現在的場景移轉到馬市府身上,輿論對於公共利益這樣被操弄,心中也會有所定見。
不過,單純就金融機構間相互合併而言,政大財管系主任李志宏認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應為在兩者合併之後,所發揮的綜效是是否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功能?而金融業者也表示合併案兩造之間孰大孰小,並非最重要的因素,依業界看法,富邦金與北銀合併之後的綜效,至少也需要三年之後才可能顯現,因此現在討論富邦金是否為北銀的最佳歸宿,言之過早。
◆企業合併失敗 國外經驗比比皆是
何況財政部也已經表示,就財政部的立場而言,牽涉到併購的條件與價格問題,並不是財政部在審核金控公司併購其他銀行的重點,因此只要經過雙方股東會通過,股東沒有意見,財政部基本上採取不干涉的立場。
因此,李志宏指出,目前富邦金與北銀合併所引發的爭議,主要來自北銀原本具有公部門的角色,本就應該多加注意是否有利益輸送的疑慮,至於兩者之間誰比較大,在業界的實務中雖然是以淨值(總資產│總負債)為主流論述,但也不是沒有以總資產規模為準的做法。然而,即使就技術上有評價模式可對這樁合併案到底是否划算做出評估,但實際上,企業之間合併後,在企業文化、人事整合方面的歧異,才是合併是否成功的決定性要素。
所以,單就兩者規模大小,無法窺見合併案的全貌,據國外企業合併之後的成果,超過五成以上的合併,到最後都必須坦承失敗,更可見企業合併的難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