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傳真-一場非常英式的革命

2009/05/24

 這個周末是英國的連續假期(Bank Holiday),公司機關要到下星期二才恢復上班。這是夏天來臨前英國的最後一個連續假日。五月底的連續假,傳統上是讓民眾與家人和朋友們,一同放寬心情,享受春陽和暖,新芽初放的英國春天。

 可是,今年英國五月的賞春連續假,有點不太一樣,英國社會正醞釀著一場廣大普及,不分黨派和階層的政治革命。

 沒有明文憲法的英國,因為國會下議院議員集體浮報開支事件,愈演愈烈,國會議長被迫辭職下台。英國議會政治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議員們紛紛藉著這個周末連續假日趕回自己選區開說明會,向憤怒的選民表達或澄清自己立場。

 國會議員浮報開支事件,持續佔據英國主要媒體頭版版面已超過半個月時間,平心而論,這個新聞能維持這麼長久,而且愈來愈引人好奇、矚目,從不可置信的搖頭、失笑、失語到憤怒,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倒是出人意料之外。

 英國國會下議院議員除了年薪之外,另有一筆津貼,這筆費用與議員的辦公室和助理無關,主要在於補助住家不在倫敦,或居住在倫敦但選區在英國其他區域的國會議員,購買或租賃房舍,以及其他相關開銷,以便利他們出席西敏寺國會議事,並服務選區。

 這筆津貼的制定,可回溯到一九七一年保守黨希斯(Edward Heath)政府時代。初衷在於鼓勵議員參與國會議事,服務選民。但當時,英國國會議員多另有其他職業,或在工會、或在倫敦金融城服務,議員的薪資和開銷都不如現在。九七年工黨執政,落實地方分權,力主議員應為全職工作,議會通過增高國會議員薪資,由先前每年平均約四萬二千英鎊(約二百二十萬台幣),增加到平均六萬五千英鎊(約三百二十五萬台幣),同時提高議員開銷上限到目前的二萬四千英鎊(約一百二十萬台幣)。工黨此舉,為英國社會創造了另一個新的階層 ─「政治階級」(Political Class)。

 工黨相信,領政府薪資和津貼的「政治階級」可以全力為選民服務,避免貪汙和利益勾結與輸送。但國會議員如何使用與核報這筆合法範圍內的津貼,對外界一直是個謎。二○○○年英國國會通過《資訊自由法》,任何英國公民都可依此法案就自己想要知道的資訊提出申請。英國法院原已判定國會要在今年六月公布這項訊息的。

 可是,《每日電訊報》提前取得這項訊息,公布了超乎大眾想像的浮報內容,更再度透露了英國社會階級,即使在英國工黨刻意建立的「政治階級」裡,依然涇渭分明。工黨議員多利用這項特權,經營買賣房子,儼然成為「房地產商」,申報的開支則包括狗食品、馬桶蓋和成人錄影帶等;保守黨則為修建游泳池、網球場、清理房子外圍的護城河、在院子河流裡修建供鴨子休息的小島、聘請全職管家,購買馬糞滋養院子的草皮…。難怪保守黨黨魁卡麥隆氣得跳腳,因為他一心一意想掃除大眾對傳統右派的中上階級印象,這下子,全破功了。

 更氣憤的是納稅人。堂堂民意殿堂,竟成議員的浮報天堂。多數浮報開支的議員雖未違法,道德操守卻完全失守。這樣一個國會,叫人如何信任?英國社會人人都在看、都在討論這件事。過去,選民詢問,「誰(那個黨派)來執政?」如今,大家關切的是,「該如何執政?」。

 沒有示威、沒有抗議、沒有衝突、沒有叫囂,更沒有漫罵。但是,英國國會這段期間的氣氛卻充滿人人自危的恐懼,一名工黨議員告訴我,她覺得過去兩周,每天到國會都像參加喪禮。她說的一點都沒錯,國會議長馬丁(Michael Martin)只花了三十四秒,便成為三百年來,第一個在任內下台的英國國會議長。其他主動或被迫宣布辭職、退休的議員,不計其數。

 現在,不論英國的經濟如何,或者英國執政工黨何時宣布舉行大選,可以確定的是,下次大選結果,英國國會議員一定會有許多新面孔,英國國會行政,包括議員津貼,一定有所變革。下周四(六月四日)舉行的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對英國主要政黨的支持率則是一項指標。

 這是一場非常英式的現代政治革命,而且才剛開始。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