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戶生4個」司馬庫斯長老帶頭拚

2009/06/21

【╱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2009.06.21 01:35 pm

全校師生新竹縣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目前有十二名學生、四名老師,師生感情一級棒。 記者王慧瑛/攝影

少子化浪潮,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也受到衝擊,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新學期面臨沒有新生,頭目倚岕‧穌隆鼓勵族人多生育,「每戶至少生四個」,生愈多補助愈多;長老們還以身作則,拚命「增產報國」。

司馬庫斯居民廿八戶,約一百六十餘人。新光國小校長陳智明說,實驗分班只有十二名學生,新學期沒有新生,雖不至於影響運作,但希望每個年級都有學生,不要出現斷層。

倚岕‧穌隆喊出「至少生四個」的口號。目前部落婦女生產就有一萬元補助,小孩零至一歲,每月補助二千五百元,一至三歲補助一千五百元,「考慮推出更多補助,用更好的福利制度,鼓勵年輕人多生」。

「族人可以盡量生,部落會幫忙養」,倚岕‧穌隆說,司馬庫斯的孩子吃飽穿暖不成問題,計畫在部落成立托兒所,讓部落婦女能專心工作,孩子也得到更好照顧。

廿九歲的拉互依‧倚岕是頭目之子,目前在部落發展協會擔任祕書,去年五月結婚,和妻子鄔黎正努力孕育愛的結晶。他響應爸爸的倡導,「至少要生四個」。

卅七歲的長老優繞,生了四個孩子,長子今年十九歲。他說,願意以身作則,和妻子樸罟‧哈用繼續努力「做人」,「我們每個晚上都很努力」,不擔心成為高齡父母,只希望為部落增加人氣。

近四十歲的長老依光和阿明,也都是四個孩子的爸爸,為增加部落人口,都願意帶頭拚生育,依光說:「生多就對了!」優繞打算和依光、阿明比賽,看誰先拚到第五胎。

優繞的胞弟、廿六歲的得樂命,結婚三年生三個,明年要拚第四個。得樂命的妻子說,部落人很團結,會幫忙帶孩子,孩子有好多阿姨、叔叔疼,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