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太陽能路燈 近半夜晚不亮

2009/06/24

* 2009-06-24 * 中國時報 * 【唐榮麗、林金池/台北報導】

 北市卅九盞太陽能燈,能撐到晚間十一點的只剩四盞,市議員不但質疑防災功能蕩然無存,且太陽能燈造價是一般路燈的十倍,想靠它省電,至少要等三千年才回本;不過市府澄清,太陽能燈有些是感應式、有些設定在晚間八點才亮,並非沒功能。

 議員陳玉梅、汪志冰昨聯合以書面質詢指出,北市卅九盞太陽能燈,有廿四盞夜間根本不亮,會亮的僅四盞可撐到晚間十一點,已淪為裝飾品。

 尤其以太陽能燈為主要照明的文山公園,晚間十一點後漆黑一片,其中有因蓄電池無法蓄電,只在有陽光的白天發亮;大同公園一盞太陽能燈不會亮,只靠其他路燈打光,才能讓人發現蹤影。

 議員批評,每盞十三萬以上的太陽能燈設置後,因北市落塵嚴重、天候影響日照吸收量不穩定,充一天電撐不到兩小時,以致該亮不亮,根本是浪費錢。北市裝設七年半,省下電費才一萬一千多元,要靠它省電,三千年才能回本。

 市府民政局指出,目前有七盞太陽能燈報修中,其他有些屬感應式,人靠近才會亮,此外,各公所設定開啟時間不同,有的晚間八點才亮;至於文山公園因三面環馬路,公園內不致太暗,但對議員的質疑及提醒,會請公所再度檢視。

 針對北市太陽能路燈遭議員質疑問題重重,北縣城鄉局人員指出,太陽能路燈造價過高,考量價格並未購置,大多數的環保節能裝置為太陽能板與儲備電池,將電能儲備後先賣給台電後再供應路燈。也就是太陽能裝備內藏儲備電池,當太陽能板接收熱能後轉變為電能儲藏在電池中,將這些電能賣給台電,然後縣府再跟台電買電,供電與發電完全分開。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