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1
【╱記者 林巧雁】
南山人壽投標轉向金控和私募基金「一加一」模式,但金控與私募基金各有算盤,讓南山標售案反而更加撲朔迷離。
金控與私募基金出價考量不同,私募基金用意在整頓公司,未來獲利後再出售,因此價格可以高一點,得標後不排除先分割一些資產轉賣;金控則必須考量成本,出價自然不會太高。若硬要兩者互相搭配,雙方出價如何達成共識,可能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對金控來說,如果可以與私募基金合組團隊,投標實力和銀彈自然更堅強;但金控也擔心出價的商業機密可能走漏風聲,擔心私募基金轉跟其他金控合作、出更高價搶標,因此金控也遲遲不願意答應配對邀約。
更何況南山人壽標售是亞洲近期難得一見的大案,各大私募基金都虎視眈眈,就算金控現在不選定合作夥伴,未來得標後也一定有許多私募基金自動找上門談合作,各金控自然不需要急著現在就跟私募基金配對。
對私募基金來說,國內金控口袋顯然不夠深,想單獨競標挑戰重重,若南山人壽最後關頭因沒有私募基金當後盾而無法標出,政府可能還是得允許私募基金「英雄救美」。加上私募基金投資策略原本就較彈性,不排除最後半路殺出,與得標者合作投資南山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