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歡顏 新家樣樣好

2009/08/22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2009.08.22 02:32 am

天湖部落遷村三年多,居民有個安全的窩,不用過著颱風一來就提心吊膽的日子。 記者王慧瑛/攝影 新竹縣五峰鄉天湖部落歷經賀伯、艾利颱風等災害,地基滑動、房舍龜裂,新竹縣政府三年前遷村重建,新天湖部落共興建卅五棟二樓房屋,九十五年七月歡喜入厝,成為全國第一個「協力建屋」的遷村案。

居民邱秀妹說,看到南部災民所受的苦,很能感同身受。她認為,安全比什麼都重要;遷村案主任委員尤命說,遷村最重要的是居民的心理建設,「自己要先站起來」。

七十六歲婦人賴蘭英和丈夫、兒子一家等九人同住,她說「有了自己的窩,心裡踏實多了」。

「開始住不慣,因為老家較安靜」居民黃字郎分享剛入住的情況。國二的黃潔說,家裡有五間房間,現在有自己的房間「非常幸福」。

天湖部落原有四十六戶,八十五年間賀伯颱風,嚴重的土石流加上地基滑動,幾乎全部落房舍都成危屋,當時地方即研究集體遷村。但遷村涉及地點需求、原住民經濟、生活機能等,因此一再延宕。

民國九十三年,艾利颱風再度重創天湖部落,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募得三千五百萬元,歷經至少四十二次的協調案,決定由部落居民每戶出一名人力協助建屋。

在家家戶戶參與下,婦女合力扛著沈重U型鋼條,小孩也跟著扛水泥,終於在九十五年七月落成。

這群曾經飽受天災威脅而流離失所的居民,現在有了堅固又美麗的新家,一群小孩在門前快樂地玩耍,就是最好見證。

臉書討論